评论 > 民意 > 正文

李清扬|亏了上百万,终于卖房解套的人

作者:

在房市新政和股市涨潮的刺激下,尽管“亏了小一百万”,一些卖房人终于成功“解套”,卖掉了房子。

手持现金,重新投入房地产市场之前,他们更加谨慎,也更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刚需”不再需要被其他人定义,曾经和房子绑定在一起的意义和价值也在慢慢松动。有人感慨:“感觉整个人生的可能性反而多了一点。”

终于卖掉了

整个国庆,孙璐都待在南京家里,卖房。

她要卖的房子是自己的婚房,2019年买下的一套两居室。今年房子满五,可以出手。挂牌价是260万元,比买来时的317万已经降价了将近50万。虽然要亏,但想置换的房子也降了价,孙璐觉得,“这是置换的好机会”。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紧接着,9月29和9月30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四个一线城市和央行同时发布楼市刺激政策,对贷款利率、限购数量、首付比例、购房资格等各方面做出调整。

孙璐关注的置换房所在的小区,有业主立刻把房价回拨了三四十万元。孙璐的目光放在“止跌回稳”这四个字上面,她把这四个字拆来开解读——“止跌”,意思就是努力让房价不再跌了;“回稳”,意思就是努力稳住房价,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波动。

这成了她国庆认真卖房的强心剂。好消息还来自股市。国庆前期,股市一路飞涨。9月30日,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次开盘,全市场超5000只股上涨,各板块普涨。孙璐虽然不炒股,但她知道,股市好的话,买房的人的预算就多,有钱买房上车的人也会多起来——再往好一点想,看她房子的人多了,她卖出去的成功率就高了。

她退掉了湖州的民宿,放弃了全家去旅游的计划,把家里打扫干净,每天拭目以待,准备迎接踏进家门的看房人。

假期头两天,看房的人果真多了。每天都有几波人上门,她一一介绍房子的优点:次顶楼,有落地窗,光照充足;小区环境优美,绿植丰富,从家里能眺望长江大桥;她给全屋铺装了地暖,在没有暖气的南京过冬很是方便……

然而,过了头两天,便没什么人来看房了。孙璐问中介,对方说,新房的开发商为了吸引买家,简直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促销、赠送家电,“都被吸引去看新房了”。

新闻里各地看房人挤爆售楼处的热闹与她无关。好几天时间,她专门在家等待,却门庭冷落,只能不停地在网上刷帖子。各种观点被精准推送到她的页面,“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开始混乱,有人觉得价格要上调了,有人觉得还是不会,有人觉得会更稳,不上不下。”但“政策还是起作用的,对我们心理也会有影响。至少不会担心,房价会在短时间内再降个10万、8万了。”

国庆节后,房子突然卖掉了。10月12日,一对想买房给女儿上学陪读的夫妻来看房,很快又带着妈妈再看了一次。

孙璐熟悉这个家庭配置,针对性地介绍起来:两个朝南的房间都是落地窗,采光特别好;装修非常新,2020年刚做的,保养得也好。重点是,有地暖,“有老人小孩的,都会很在意地暖这个事”。

之前来看两次的访客不是没有,但孙璐依稀感觉到,这家人是真的对她的房子产生了兴趣:“她们会问地暖花费多少钱装的,柜子是不是钉在墙上搬不走的。真对你这个房子感兴趣的人,才会去想这些事情。”

双方很快坐到谈判桌上。孙璐报出的底价是245万元,为表达诚意,又让步了5万元,降到240万元。

谈判中,孙璐讲究的方法是,一点一点地让步,“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着急,否则很容易被对方拿捏”。谈到细节部分,对方表示可以让孙璐把家具全部拿走,出价230万元。看孙璐不满意,提出再加五千元,她当即拿出手机,准备打车走人:“五千元有什么好谈的?”

她死咬着价格不放,除了新政给了她一些未来的希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卖家少给一万元,她购买置换房子的首付就少一万元,贷款和利息就因此多一笔。她希望手上能多拿到一些现金,但对买家来说,多掏现金买房也是不容易的。

一番来回之后,买家提出233万元,同意孙璐在房子里免费住到明年三月份,省下租房、搬家的费用。最后各让一步,房子以233.5万元成交。

为争取多卖几千元,谈判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过程虽然很消耗人,但成功卖掉房子后,孙璐有一种短暂的愉悦,上个月也曾有买家出价,她选择等一等,多卖了8万元。她赌对了。

孙璐挂牌40天就卖掉房子的事很快在同事中传开,“他们都非常地惊讶,问我怎么做的,说我也好想卖掉,大家真的很想把房子卖出去。”

北京的江敏,也在10月6日卖掉了房子。2018年,她花310万元购入了北京朝阳区一套6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花了20多万装修,最终以265万元的价格成交了。“加上这些年还的利息,亏了小一百万。但总算卖出去了。”

因为是1998年的老房子,江敏不想把价格捏得太紧,最初挂牌288万元,国庆前夕她降到268万元,果然吸引了更多人看房。“以前是一周两三个人,现在一天就能有两三个人”。

虽然亏了钱,房子很快卖掉,没有经历太多波折,江敏感觉特别开心。曾经作为北漂能力证明和安全感来源的房子,一度变成了“累赘”。终于出手,也不用背负房贷了,她甚至感到摆脱了束缚:“如果我想离开北京,我也随时可以离开北京了,对吧?比如去别的地方,如果想回来再买呗,反正房子涨也涨不到哪去了。就感觉整个人生的可能性反而多了一点。”

看房量刺激了成交量。根据北京链家数据,十一期间二手房成交热度较高,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数量增长近两倍。

58安居客研究院数据也显示,国庆长假期间,日均新房找房热度较9月份日均热度上升约8%,二手房重点监测百城中,有83个城市的找房热度有所上升,其中38个城市的涨幅超过10%。

国庆楼市报告。图/58安居客研究院

40多岁的姜维,要卖一套位于朝阳区东五环的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三个月前以830万元挂上网,一直没卖出去,终于赶在假期最后一天出售。姜维的房子无论小区还是户型都比较“抗跌”,在房价下行时期也是抢手房源,卖不出去,只是因为买方在等一个更低的价格。

10月5日至10月7日那几天,基本上每天五六波看房的,报价基本在750万元以下。到第6个报价的时候,谈了三四十分钟就成交了,卖出了760万元。虽然低于心理预期十几万元,但是买了一个“确定性”。“如果继续拉长周期,有可能出现报价更理想的买家,但也可能不出现,早早收获了一个确定性,很重要。”

“确实是托新政的福,要不然可能纠结到11月、12月份去了,太磨人。”

柳薇是在新政出来前卖掉了自己位于北京鸟巢附近的70平方米小两居。2019年430万元购入的房子,挂牌398万元,最终370万元卖出去了。

卖房是为了置换更大的房子,因为生了小孩,结婚时买的房不够住了。眼看着房价一路走低,她认为到了置换的好时机。

“我们这个房子跌了,但是我们想买的大房子也跌,大家如果跌同样的单价的话,其实他那边跌得更多。”柳薇一直看好的一套海淀的房子就跌了不少。去年4月份的成交价是780万元,今年的5月成交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户型,580万元,足足跌了200万元。“到了下半年,现在580万肯定都卖不上了。”

这么一比,柳薇调整了心态,一旦遇到有缘的买房人,就果断快速出手了房子。她有些庆幸,买这套房子的时候,她和老公凑出了100来万元,找亲戚朋友借了几十多万元,首付和房贷几乎是1:1,没有加更高杠杆买更大面积,“否则亏得更多”。

卖房之后的国庆节,趁着假期,她不停地跑楼盘挑选置换房。她发现,她看过的新盘里,没有一个不打折。

“丰台有个楼盘,开盘时定价一平方米4万9,因低于政府指导价被约谈,后来调整到6万多块,但实际上通过返佣的形式,还是5万多块在卖。”

除了打折降价促销,精装修也被开发商卷成了基本配置。柳薇看的楼盘里,许多新盘是五恒系统的科技住宅,不仅科技拉满,家具也给安排妥当,“冰箱、洗衣机、洗碗机全部配好,直接可以拎包入住”。

卖房方法论

在过去这几个月,每个想要卖房的人,都成了卖房专家,形成了自己的卖房方法论。

房价上涨、还是卖方市场的时候,卖房人只需挂牌到网上,然后等着看房人踏进门槛就可以。如今,每个人都要为卖房付出更多努力。

孙璐虽然卖房时间不算久,但经历的心理冲击不小。今年9月3日,孙璐第一次将房子挂牌。挂牌之初,看客寥寥。她有些着急,眼看着自己看中的房子一个夏天内降价了四五十万元,“觉得会继续跌,而且速度很快,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焦虑的心情迫使她不得不马上降价,从260万元降到了252万元。

降价吸引了看客,但无一例外,都带着大砍刀,“上来就是只出220万”,这远远低于孙璐的预期,“我没同意,全部都没谈”。

9月底,有一个住在同小区、手里有闲钱的男士来谈过价。那时正逢股市大涨,买家多出了几万块,报价228万元。他买房仅为归置闲钱,因此态度随意,在价格上不肯让步,“一分钱都不肯加”。

孙璐主要是被买家的态度气到了。这位男士在小区里看了好几个月了,平时遛遛弯就能看个房子,他的心态是,未来三四个月甚至四五个月房价还会持续下降,“你们的房子反正要降价,不如现在便宜点卖给我”。

新政出了以后,他可能在股市挣了不少钱,又愿意加一点钱,但孙璐还是觉得不舒服,“我们是诚心卖房,又不是着急还钱,这么卖了感觉是被人捡漏了,可能还真挺难受的。”

中介劝说:“现在遇到客户不容易,不卖的话不知道下一个买家什么时候来。”出面谈价的丈夫态度坚定,扭头就走。孙璐得知后有些惋惜:“如果这个时候不卖,继续降到年底,谁知道要降到什么程度?”

毕竟,社交平台上都写着:“一定要珍惜第一个给你出价的人。”

卖房一个月,孙璐“把能做的都做了”。她跟卖房平台签了好赞协议(签署后,房子会获得更多曝光),自己在小红书发了帖子,每天都在有意向买房的帖子下留言,甚至想过去找抖音的看房博主来家里拍视频。最终总算没有跌出心理价位。

孙璐家中的书柜。图/讲述者提供

柳薇真找了大V推流。她先是找中介做了一个商圈推广,聚焦房子“精装修”“大露台”卖点,热度在链家被炒得很高。除此之外,她还联系了一个有8万多粉丝的大V到家里拍视频,寻找目标用户。

在卖房之前,她曾精准定位了“下家”的画像:“能买我们这个房子的,一定是个年轻人,而且一定是第一次买房。他看上的一定会是我家的这个露台和精装修。”

柳薇家中的露台。图/讲述者提供

他大概率是小地方来的,手里大概能有个百八十万元的首付。父母无法提供资金支持,也没有话语权。“凡是跟着父母来看的,他们一看就知道那个露台没有什么用,他们不会为了这个露台去溢价的。只有那种自己挣钱的年轻人,他自己能做主,喜欢这个露台,喜欢这个房子,就买了。”

对方甚至不可能是二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人群,因为来自这些地方的年轻人,父母多支援点,就没必要买小两居室,可以直接去买三居室了。

而最后的成交人,基本上和她的想象一致:他是一位来自广西农村的年轻男性,在北京从事程序员工作,看房的当天就自己拍板做了决定。手里有个七八十万元,然后找家里支援了个二三十万元,买这房子是结婚用的。即使是独立买房,对方也没有把杠杆加到最大,拿出100多万元,作为将近三成的首付。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每日人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027/212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