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心脑血管病的“魔鬼季节”---春季

今年3月伊始,全国气温变化大,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有些之前一直吃降压药的人,一看血压稳定下来了,便擅自减药停药,而随着气温的剧烈波动,有的人开始流鼻血,有的人开始出现心脏病的预兆……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在一年四季中,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由于季节转换气温变化大,加上“倒春寒”的频频来袭,一些老年人或者曾经患过中风、心梗的患者,容易因气温变化而新发心脑血管疾病或旧病复发。

我国每年仅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就达300万,心脏病每年直接导致55万人死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

春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一、早晨起床动作要缓,监控血压最为关键

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专家建议:早上睁开眼睛后应先不起身,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3分钟后再床,同时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坚持服药,不可自行减药停药。

二、冷热交替不可大意,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早春时节因季节交替、气温骤冷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特别是当气温降到12摄氏度以下,就该绷紧“预防心脏病发作”这根弦了。

还有很多人长时间身处空调下温暖的室内,乍一出门到低温的环境中,忽冷忽热,很容易引发心肌缺血。

专家建议:心脑血管病患者冬天外出前,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大衣,穿件马甲护好前胸后背,系围巾、戴帽子和手套,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

三、合理饮食清淡为主,烟酒糖茶适量为宜

春季饮食应以清淡、温补为主,每天要有充足的水果和新鲜蔬菜,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原则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美国心脏学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过度进食一小时内,心脏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大10倍。

专家建议:可食用一些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天然食品,如黑木耳大蒜蘑菇、牛奶、鱼类、大豆等。

四、运动锻炼室内为主,太极慢跑循序渐进

春暖花开,室外锻炼的人群增加,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初春时节早晨的气温还比较低,锻炼时要注意保暖,不宜太早。锻炼强度也要适中,高血压患者不宜选择剧烈运动,应该以柔缓的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

专家建议:气温较冷的日子,阴天的日子或者雾霾天,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

总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最关键。

(1)饮食种类多样化,每天摄入一斤半的水果和蔬菜

(2)每天盐的摄入量要少于6克(约啤酒瓶一瓶盖)

(3)减肥,进去5公斤体重会给血压和健康带来巨大改变

(4)多运动

(5)戒烟戒酒戒浓茶咖啡

(6)预防炎症,比如预防牙龈疾病

(7)避免压力,找到减压措施,比如增加社交活动

(8)如血压接近或高于危险135/85mmHg,需及时就医咨询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潇湘名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320/157065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