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李鸿章的庚子年

作者:

1900年,这个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庚子年,对于时年77岁的李鸿章来说,注定又是一个不安之年。五年前签署《马关条约》带给他的屈辱还没有从他的心头消弭。以他的政治家的高度敏感性,他知道一个新的屈辱又眼睁睁地向他逼近。

1900年的李鸿章

上一年的11月23日,朝廷委任李鸿章为商务大臣,前往通商各埠考察商务。这个新的任命,结束了李鸿章自戊戌变法以来的“养闲”、“伴食”的处境。但这职务实在是无实可务、徒有空名,这也让他惆怅不已。

就在这时,英法美日等反清势力不接受慈禧代表的大清政府,要求光绪归政,慈禧说光绪病了,人家也不信,偏偏在这时南洋、美洲、日本等处华侨纷纷发电“请皇帝圣安”,要求慈禧归政。面对这种局势,清廷“特命李鸿章前往各埠,宣布太后德意,及两宫和好,劝侨民勿听党人煽惑”。

李鸿章接到旨意正准备出发,12月19日,朝廷又下了新旨,改任他为两广总督。

1900年1月18日,李鸿章来到广州。

李鸿章到广州后遇到的第一个头痛的事,就是流亡海外的康梁伪造光绪皇帝的衣带诏,打出“勤王”的口号,与黑道联手,预谋刺杀慈禧太后、荣禄等,还有他李鸿章。

李鸿章当然不是吃素的,这个平定过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沙场老手,对东洋和西洋人不行,对几个黑道上的蟊贼,还是牛刀杀鸡。他动用了陆、海军以及武警和城管(乡勇),对广东的黑恶势力进行了严打,从他到任的1月18日到他离任的7月17日,整整好好半年的时间,他一共杀了将近六万人。

广东地界在他血腥的镇压之后,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和谐”,但另一个更大的阴影,让他寝食难安:由三年前的“曹州教案”和“钜野教案”引发的义和拳运动,在慈禧的怂恿下日益声势浩大,大到令老佛爷有恃无恐、不知天高地厚,只等万邦来降的地步,结果一张向西方十一国的宣战书,引来了八国联军

6月初,八国联军陆陆续续地从远道而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发到南方,要求各省督抚率兵北上共同灭洋,结果没几天就顶不住了。疾风知劲草,版荡靠能臣。6月15日,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任为封疆大吏中的最牛B的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女士还特别地在微信上@李鸿章:“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6月18日,李鸿章接到了诏书,那天临近夏至,广州的天气酷热难当。李鸿章回到家里,摆着芭蕉扇对拿着手巾给他擦汗的小丫鬟说:你家老爷我又要去当汉奸,去卖国啦。小丫鬟问:老爷,这回咱不当不行么?李鸿章摇头苦笑道:不行啊,你家老爷是卖国专业户。

虽然慈禧女士催的很急,但李鸿章并不急。他楞是拖了一个月才从香港乘船动身去北京

这期间他主要是在搜集相关的情报信息:

6月29日清廷通知各驻外使臣继续留任,“遏有交涉事件,仍照常办理,不得稍涉观望”,并向所在国政府“切实声明”:中国不会依靠“乱民以与各国开衅”,现仍严饬带兵官照前保护使馆”,对“乱民”将“设法相机自行惩办”

7月3日清廷直接向俄、英、日三国发出国书乞怜求和,再次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到义和团头上。在致俄国国书中,说什么中俄两国订有密约,中国为时势所迫,“不得不唯贵国是赖”,万望从中“排难解纷”,进行调和。在致英、日国书中,恳请他们捐弃小嫌,共维全局。

……

7月17日李鸿章即将从广州出发,将军、巡抚以下送至天字码头日近亭。李鸿章登上“安平”轮,对前来送行的南海知县裴景福感叹道:“内乱如何得止,我不能预料,唯有竭力磋磨,暂缓年份,尚不知做得到否。我能活几年?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罢了,钟不鸣了,和尚也就死了。”

7月18日,李鸿章从香港出发,7月21日,老李到了上海

一到上海,他便藉口健康原因,停留下来,说“连日盛暑驰驱,感昌腹泻,衰年孱躯,眠食俱废……元气大伤,夜不成寐,两腿软弱,竟难寸步”,要求慈禧赏假20日。

实际上他的身体状况绝非如此之坏,而是另有图谋。

8月2日,袁世凯电告李鸿章局势不好,”切勿轻身赴召,自蹈危机”

老李百感交集,哀嚎“成何世界!”表示暂缓北上,“虽严谴不顾也”。

在给慈禧的密奏中,他说:我现在过去,光杆司令一个,白白叫义和团员们捉去做成肉酱,所以我还是等等吧。要我去也可以,你“效法禹汤,先下个醉己之诏”吧。

在上海,他对微信群里的大臣们说:各国咸来问讯。以一敌众,理屈势穷。俄已据榆关,日本万余人已出广岛,英法德亦必发兵。瓦解即在目前,已无挽救之法……将来必如咸丰十一年故事,乃能了事。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以保疆土。乞裁示,速定办法。

李鸿章的意思是,这大清国算是完蛋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再次重演咸丰十一年的故事(皇帝带着兰儿跑了),大家就甭指望了,现在大家只能靠自己,要小心别沾上义和团,让他们将你们这些督抚卖给洋人,大家齐心协力,保住东南,算是给这个民族留下一点希望吧……

李鸿章不愧是李鸿章,一切都如他所料:此刻的太后和皇帝真的又跑了。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的是,有谣传:慈禧女士是让他李鸿章先生给拐跑的。

1900年8月15日,庚子年七月二十一,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八国联军的各路头领闯进了紫禁城,找慈禧找不到,找李鸿章也找不到,于是这些洋毛子坐在慈禧的大床上一分析,得出个一致性的结论:慈禧和李鸿章旅行结婚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洋毛子们得出这个推论并非是空穴来风,两年前的《纽约时报》上有这样一条“新闻”:

中国年轻的皇帝光绪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于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结婚,她在一个名叫“新发寺”的“中国教堂”里举行了婚礼,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随后,这对相差12岁,都属中国绵羊的新婚的老夫妇(男75水瓶座,女63射手座)乘火车前往天津度蜜月,为了防止他人追随,他们还将沿途经过的铁路均予拆除。……这对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新婚夫妻,他们将在旅顺港口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据说,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避免皇帝本人的尴尬,也是为了消除另一位政治家荣禄的愤怒,尽管皇太后慈禧曾经两次怀上过荣禄的孩子,但最终,这位风韵犹存的皇太后成为了李鸿章的个人收藏品……

洋毛子们想当然地把慈禧当成了埃及艳后或叶卡捷琳娜女皇,全然不考虑中国国情,这也许是中外交流中最大的问题:价值观不同带来的鸡同鸭讲。

此时已经77岁的李鸿章对这条八卦新闻自然是一无所知,他正总督微信群里劝说各位封疆大吏开展爱省自救运动。这个建议立即受到了忠臣们的异议:李总,老佛爷的最高指示可是明确要求你带领我们率兵北上共同灭洋的,你怎么关键时候掉炼子了?

李鸿章苦笑道:这是那老年痴呆的老太婆精神错乱时说的胡话,连这种命令都要执行,各位大人的脑袋长到屁股上去了么?

老李此话一出,连一向与其不和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也说:这回老李说的对,听他的罢。

于是各地督抚纷纷在“东南互保”协议上签字,表明当地不介入这场乱子,由着慈禧太后一个人陪着洋人们玩去吧。

协议上的字签完,慈禧失踪的消息也传到了。东南各疆臣一听就乐了:失踪了?买疙瘩,太好了,这个老太婆总算是失踪了……这回咱们可以自己玩了,不是闹着要政治体制改革么?那咱就一步到位,直接选出个总统吧,要不老李你来当这个首任大总统如何?

李鸿章听了,忙道:这怎么可以?总统岂是可以私厢授受的东西,大家还是先投票吧……

就在李鸿章美滋滋地等着当中国的华盛顿时,失踪良久的慈禧太后在西安一带重出江湖了。

李总听到这个消息时死的心情都有:总统当不上就当不上吧,可这“卖国贼”的帽子,我是非顶不可了。

9月中下旬,李鸿章到了天津,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残破不堪,不禁放声痛哭。

9月底,在英、法、美、俄承认由奕匡、李鸿章来担任中方的议和人选后,其他国家也先后表示了认可。

此时到了天津的李鸿章针对八国联军提出的纲领:“驻军长留;解除清政府武装;惩治以慈禧为首的战犯”,提出自己的纲领:赔钱走人;商业上给对方些便宜;避重就轻,王顾左右而言它。

李鸿章甚至想开个一对一的辅导班,以期各个击破。结果,联军最高统帅老瓦瓦德西的回话是:“不给予任何的理睬”。

别的条件都可以认,但把慈禧当战犯这个万万不行,李鸿章坚持要在条款上写明“懿亲不加重刑”。老李告诉老瓦:这是“中国国情”,中国人以孝为本,以忠治国,太后为一国之母,千万要尊重。结果谈判不欢而散,联军继续西进,并派兵进犯了清西陵和东陵,直逼张家口,向慈禧施加压力。老瓦说,如果中国再不提出令各国满意的决定,联军就要进攻陕西,去捉拿真正的祸首!

10月1日俄军占领奉天后,立马诱逼盛京将军增棋在破坏“清国的’独立’与“主权”的章程上签字。结果这个章程内容被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揭露,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强烈反响和责难。英、德两国经过紧急磋商达成了一个原则协议:第一,各国不得瓜分中国的领土;第二,中国的沿海、沿岸全部向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法、日、美等国均附和了英、德两国的建议。

10月5日,李鸿章由俄军护送,自天津乘船沿海河北上。

10月11日,阴历的庚子年九月十七,在瑟瑟的秋风中,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回到了北京,住进了贤良寺,贤良寺的门口有俄国兵持枪把守。

北京的惨景更是令李鸿章触目惊心:“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老李又哭了一场。

几天后,李鸿章病倒了,他是在会晤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

老李病了,最关心的是不远在“西巡”路上的老佛爷,而是八国联军的头领们:你老头是不是装病呀,快起来,认打认罚赶快给个痛快话,我们这么多人,不远万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中国,人吃马喂的一天也消耗不少,更何况时间一久别再传染了什么病。

可这次老李是真的病了,两个多月前,八国联军出兵中国,俄国沙皇以镇压东北义和团为名,大举入侵东北地区。尼古拉二世亲率17万大军,兵分五路进犯中国东北,像31年后的东北军一样,驻扎在东北的清军一溃千里,俄军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大清国的龙兴之地。

此前俄国胁迫清廷全权大臣杨儒在他们拟定的协约书上签字,被杨儒拒绝后,俄国就向李鸿章施压:如果中国“听​​各国谗言,不愿立约,则东三省必永为俄有”。与俄国人的交涉几乎熬尽了他全部的心血后,他还要面对的是一个由十一国公使组团的对手群。群主还是那个油盐不进的老瓦,老李心里苦,但老李说不出。

病体稍好,老李便去见各国使臣。有传言说:

第一天,他等八国代表都坐好了才从屏风后缓缓的走出来,坐定后说,前面这一排,都是老朋友了,后面那一排我一个也没见过,给我介绍一下吧。

然后老瓦就像老李的小跟班一样一个个的给李鸿章介绍,这是美国队的领队,话还没说完,那领队咔嚓一个立正敬礼,老李微微点头。这位是……,介绍了一多半,老李说,别介绍了,都坐吧,我年纪大了,记不住。在座的代表一听,心中骂道:靠,又被你老头当猴耍了。

谈判开始,李鸿章重申以下几点:

1.我皇太后的名字必须从战犯名单上划去,她死了,大清必大乱,你们可就毛也拿不着了;

2.前番赔日本的钱还没赔完,你要的超过了我们的赔偿能力,你们还是毛也拿不着;

3.别以为占领了中国,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惹急了4万万中国人,你们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说完这三条,李老接着道:我抱病在身,这些话你们好好想想吧。然后起身走了。留下一屋子人个个一脸的懵逼。

这个故事是真的么?怎么可能呀,这完全是清国人YY的,那可是城下之盟。当时的老李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时地央求一下,能不能少要点呀,然后分头找找各国公使做做工作,以期各国之间想到制衡。而真正能帮大清国说上话的也就只有美国公使田贝(Charles Denby)了。

此时,人在西安和慈禧天天心惊肉跳等消息,听说自己“以首祸当议己,常悁栗不自安”。她“一日不见京电,便觉无措。然每一见电,喜少惊多,实令胆怯”。

11月21日,她电问李鸿章:“列强所索各条是何端倪,曾否见询,有无万不能行之事,……应据实密奏”。她对和谈的态度非常坚决:“大局攸关,款议可成不可败,两害取轻”。

而此时“漫天要价”的联军也沉不住气了,他们唯恐李鸿章一死,大清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只好认可李鸿章的“议和大纲”。

1900年12月22日,李鸿章收到英、俄、德、日、美、法、意、奥、比、西、荷11国提出的议和大纲12条,议和大纲拟追究慈禧太后责任逼其归政,全赖李鸿章斡旋。慈禧心头大石落地,即于当日复电指示:“敬念宗朝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只是要“竭力磋磨”详细条目,“补救一分是一分”。

1900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英、美、法、俄、德等11国公使将《议和大纲》交给了庆亲王奕匡,并且要求迅速答复。

这份《议和大纲》是《辛丑条约》的蓝本:

1.中国派亲王专使就克林德被杀一事前往德国谢罪,并在遇害之处树立铭志的牌坊;

2.严惩祸首,杀害凌辱外国人的城镇停止科考5年;

3.中国必须用优荣之典就日本书记官被害一事向日本政府谢罪;

4.中国必须在各国人民坟墓遭到亵渎之处建立墓碑;

5.军火及制造军火的器材不准运入中国;

6.公平补偿外国人身价财产损失;

7.各国驻兵护卫使馆并划定使馆区;

8.削平大沽炮台;

9.京师至海边由各国留兵驻守;

10.永远禁止军民等加入仇视各国的团体;

11.修改通商行船各条约;

12.改革总理衙门和各国公使觐见礼节。

看过条款后的李鸿章连连叹息,他吩咐立即原文电奏西安,并告诉发电报的人叮嘱对方,一定要用重笔写成电报稿呈送慈禧。

此后一年里,李老所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围绕这一《大纲》与列强们的讨价还价了,他从10亿两白银的起盘价一路降到4.5亿两,分39年还清,4.5亿人,4.5亿两,每个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1901年1月10日,庚子年十一月二十,清廷在无奈下,接受了列强开出的条件。

1901年1月15日,庚子年十一月二十五,庆王爷奕匡、李鸿章遵旨在《议和大纲》上签字画押,并于第二天将这份正式签了字的议定书连同“用宝谕旨”、“条条款说帖”一并备文送交各国公使。

1901年2月8日,庚子年腊月二十,各国公使两次照会奕匡、李鸿章,一面要求严惩“祸首”:载勋赐令自尽,载漪、载澜应定斩监候,董福祥先夺军权、日后严惩,其余列名诸人一概斩决。

2月17日,庚子年腊月二十九,李鸿章、奕匡危词电奏,声称“姑息数人,坐令宗社危亡,殊为不值。”

1901年2月18日,庚子年的除夕,清廷鉴于列强“要挟甚追”,不得电谕奕匡、李鸿章,表示“现存诸人,即照前次(各国)照会办理,实因宗社民生为重,当可止兵,不至再生枝节。”

在这个电谕上慈禧特意加上了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后记

1901年9月7日,辛丑年的七月二十五,在经历了将近一年的讨价还价后,李鸿章与奕匡二人终于在《辛丑条约》上签了字。他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一个“肃”字。

他的爵号是“肃毅伯”。

两个月后的1901年11月7日,辛丑年九月二十六,在送走了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李鸿章口述七律一首,诗云: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述罢,这个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唯一能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被西方誉为“东方伸斯麦”,并能与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之一的人,这个自称为“大清国的裱糊匠”的李鸿章油尽灯枯,吐血而死。

死前,李鸿章对自己的一生作出瞭如下自我评价: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到慈禧太后的耳朵里,她当时就留下了眼泪,说了句:“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英国人发来的唁电上说: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

美国人发来的唁电上说: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日本人发来的唁电上说: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中国人发来的唁电上说:热烈庆祝大汉奸、大卖国贼李鸿章死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花月满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729/148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