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文化大革命中的女红卫兵

作者:

尤西林说:“文革中打人最凶者,往往有红周边”[14],这一道理,同样适合于女性。由于身体的原因,女红卫兵天然地处在弱势,她们唯有彻底、矫枉过正地抹杀自己的本性,改变自己的形象,才能获得“红卫兵组织”的认同,被承认为其中一员;她们的所作所为,必须表现得比男红卫兵更凶残,才能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政治空气。

特别是到了1966年的后期,红卫兵的造反已经升级到以武力斗争为主,“1967年夏季开始,暴力逐渐取代了辩论”[15],身体的武力和体魄的强健是获取关注的关键,同时也意味着更高政治地位的本钱。这是一个崇尚暴力的时代,不爱红妆爱武装。女性势必要对平日温良的习性作出反弹,以暴力行为换取发言权。

于是,一幕幕女性施暴画面出现了。也正是因为平时的柔弱,女红卫兵们向残暴的转变就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在球场的乒乓桌上,苏步青教授被保守派押上台,主持大会的是我们年级的团支书,一个质朴善良的女同学。她声嘶力竭第声讨、斥问。突然把一瓶红墨水喷晒在苏教授谢了顶的头上,随即把他推倒在台上,责令他在晒得冒泡的柏油路上作狗爬……我被她的突变震惊了。[16]

借助“暴力”作通行证,进入“文革”秩序后,女红卫兵们享受到了造反的满足感(特别是一些女红卫兵头头,凭借此为政治资本,爬得很快):

哈尔滨发生了一件给全市造成极大震动的事情——几个流氓光天化日之下,将一个中学女红卫兵劫持到一处建筑工地轮奸了。因此,全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击流氓的高潮。

轮奸红卫兵这种残暴的罪行,尤其在红卫兵们心中激起了报复的愤怒。她们对那些流氓比男红卫兵更手下无情。因为她们是中学女学生的时候,怕他们如畏狼虎。瞧着那些半年前远远地看见就使她们少女心中充满恐惧、唯恐避之不及的除了名的,她们认为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大流氓大恶棍一排排双膝跪在她们面前,战战兢兢,个个如犯了杀头之罪跪在女皇面前引颈待死的奴才一样,她们体验到了一种惩恶除暴的女豪杰般的救世气概和复仇雪恨的满足与痛快。[17]

但是,女红卫兵们进入“文革”秩序,失去的更多。

“文革”中两性间的性别压迫被“阶级论”所遮蔽,社会政治对于女性“去女性化”的性别阉割也往往被女性自己所忽视,可悲的是,她们往往还将此种压迫转化为对更弱者的压迫,这更弱者便是没有政治生命的人——那些被打倒者,再被踏上一只脚的人民。而且,出于嫉妒这一女人的天性,她们被男权社会所压,往往转压自己的同类,甚至更残酷[18]。女红卫兵在“文革”中所犯下的恶性,强迫她们的男性社会的“象征秩序”有罪,她们自己也有责任。

女红卫兵在迫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受迫害者。实际上,与主流话语的表面文章相反,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总比男性承受更多的不公平待遇。妇女被赶出家门参加和男人无差别的社会劳动,但是平时赚取的劳动工分却是不一样的,男人10分,女人一般只有7分。在“文革”夫人道德惩戒中,男女关系被污蔑为“搞破鞋”,但是着重羞辱和打击的是身为“破鞋”的女性,男人常常逃过这样的公审。

不管女红卫兵们进行怎样的暴力行为,女红卫兵最后也还是成为不可避免的暴力受害者。因为在红卫兵的派系斗武力争中,女红卫兵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是无辜的受难者,成为运动的牺牲品:“在这场冲突中,我校一初中女生H胸部中弹身亡,她死时仅仅17岁。一名高中女生J失踪。”[19]“女性遭强暴也时有发生,红卫兵滋生了流氓作风。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女同学,她们固然勇敢坚强,但万一战斗总被俘,遭到对方组织当中流氓的凌辱,后果就不堪设想了。”[20]

三、女红卫兵的将来式:下乡插队后她们的命运何去何从?

1967年夏天起,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结束后,红卫兵一代人陆续走向社会,开始了为期十年之久的上山下乡插队运动。女红卫兵转换为女知青角色,人生大大起大落,前途被完全扭转。笔者想要追怀的是女红卫兵们成为女知青后,她们的命运将以怎样的图景展开。

报“春”的第一燕便是邢燕子,1960年她的事迹受到表彰宣传,成为上山下乡知青的楷模。相信下乡插队后的女红卫兵们仍然是以她为榜样,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个毫无性别差异的“铁姑娘”形象。在有关回忆录里,这样的景象俯拾皆是:

我们那个连队的一位女性,身体很弱,患有较严重的胃病,初来东北根本吃不下那里的粗茶淡饭,每天只能买点饼干充饥,即使如此,她仍然坚持每天下地劳动,干着和其他同学一样重的活。我们连还有几位女知青,看到男同学都扛着180斤的麻袋上屯,也要求扛整袋的麦子,看到她们走上跳板时的困难劲,使人不能不佩服她们的意志。她们也硬是这样坚持了下来,成为了有名的“铁姑娘”。[21]

究竟为何要做“铁姑娘”?笔者认为这和女红卫兵们虽然被贬为女知青后,仍然努力遵循“象征秩序”的心态有关,也与当时国家宣传的女性审美导向有关。后者将“男女平等”解释为“男女都一样”,让女性不顾其生理特点,硬去做男子做的事,这大概是今天的人对那一段历史批评最多、也是我们最需反思的地方。

这种平等是以男性标准为标准,以忽视女性与男性生理差别为前提,以女性努力去做“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去争取形式的平等,女性为此付出许多代价。与此相适应的是“去性别化”的性别文化和“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审美趣味。问题不在于是否赞美女人中性化,而是对所有违背这一标准的“另类”产生的排斥[22]。

尽管女性一直努力遵循这样苛刻的标准,她们在插队生活及返城风潮中的遭遇还是比男性更加恶劣与不幸,从一些现象便可看出差别——比如男知青有参军的渠道,女知青没有;工农兵学员中,女性也就占到11%左右;到了70年代后,知青点存在“女多男少,女大男小”的现象,男女是很不平等。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根据国务院知识青年办公室的统计,1974年末,全国已婚知青有48万人,占全部在乡知青的7.1%……在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86.1万人,占10%。”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刘小萌提供的资料,已婚知青中和农民结婚的超过70%,知青间结婚的,约20%,与城里人结婚的,不到10%,而且,更重要的是:“女知青嫁给农民的人数明显超过了男知青娶女农民的人数”[23]。

正如冰冷的资料所告诉我们的,女红卫兵—知青中有很多人嫁给当地的农民,很多人被基层的掌权者所玩弄,很多人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献出了青春。

四、结语

“文革”十年之后,红卫兵作为一个团体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将女红卫兵剔除出来,单个研究,这样的著作笔者还未曾读到。笔者也无法忍受时过境迁之后,人们对女红卫兵的种种不切实际的“意淫”想象——有人创作了主题为“女红卫兵”的系列油画,将她们想象成为黛玉葬花式的、挣扎于血雨腥风之中的性欲物件[24]。

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一一梳理了女红卫兵“文革”之前的社会境遇——“女红卫兵的过去式”,“文革”之中她们的心态和行动——“女红卫兵的现在进行式”,以及被发配下乡插队之后她们的遭遇——“女红卫兵的将来式”。通过追溯女红卫兵的“前世今生”,笔者也彷佛和当年年轻的她们一道,共同完成了一段艰难的心灵旅程。

而这篇文章,也算是献给她们的一次微薄祭奠。

抱憾的是,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那些有“残暴”行为的女红卫兵形象,而缺少对“纯情善良”的女红卫兵形象分析,这是笔者以后阅读和思中考需要补充的一个方面。

【注释】

[1]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页106。

[2]米鹤都:《红卫兵这一代》(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页157。

[3]安文江:《我不忏悔》,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页111。

[4]丁晓禾编著:《狂飙——红卫兵狂想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页90。

[5][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田晓菲、穆建新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页257。

[6]申晓辉:《文革日记》,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174、178。

[7]张新蚕:《红色少女日记——一个女红卫兵的心灵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页115。

[8]张新蚕:《红色少女日记——一个女红卫兵的心灵轨迹》,页242。

[9][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田晓菲、穆建新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页27。

[10]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页74。

[11]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页306、317。

[12]沈虹光:《大洪山中》,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236。

[13]黎若:《走出藩笼》,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269。

[14]尤西林:《文革境况片断》,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10。

[15]尤西林:《文革境况片断》,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11。

[16]安文江:《我不忏悔》,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94。

[17]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页150。

[18]具体案例可参见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页59、106。

[19]劳班:《峥嵘岁月——成都武斗亲历记》,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126。

[20]劳班:《峥嵘岁月——成都武斗亲历记》,载徐友渔编:《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页129。

[21]米鹤都:《红卫兵这一代》,页264。

[22]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页192。

[23]刘小萌:《下乡女知识青年婚姻状况剖析》,载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页150-151、页153。

[24]张大中油画中的“女红卫兵”形象曾引发众多争议,张的油画代表作及有关该问题的论争可参见以下网路资源:人民需要粮食:《张大中之《女红卫兵》》(2007-7-1),京华论坛网站,http://bbs.qianlong.com/viewthread.php?tid=1146890&extra=page%3D2%26amp%...,那日苏:《岁月留痕:张大中作品《女红卫兵》》(2007-2-5),国际线上论坛,http://bbs.chinabroadcast.cn/read.php?tid=280430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七年十一月号总第68期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二十一世纪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327/157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