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元宵节有四美,什么最美?

作者:

元夕,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古时还称元夕为上元节、灯节等。

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早在西汉文帝时代,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司马迁修改历法,更是将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一入新正,灯火日盛。”元宵节是个美丽的节日,每当元宵节来临,人们赏花灯、猜灯迷、观烟花、舞龙灯、吃元宵,热热闹闹庆祝节日的到来。

特别是年轻的女子,她们在元宵节可以暂时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向街头,看花灯、赏烟花,甚至可以跟自己的心上人约会,堪称正月里的“七夕节”。

正因如此,才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才有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阑珊处”的惊喜。也成就了一年又一年美丽的元夕。

元夕之美——灯美

南朝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其中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结彩的盛况:

南油俱满,西漆争燃。

苏征安息,蜡出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然而元宵节挂灯的习俗并非起源于南北朝,而是源于东汉明帝年间。

据记载,每到正月十五,印度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此时是上元天官赐福的最佳时机。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宫廷和寺院在正月十五夜燃灯礼佛。后来这一做法传到民间,也就形成了正月十五挂灯的习俗。

到了隋唐,每年正月十五在长安城有盛况空前的灯市。处处张灯结彩,朝廷解除了宵禁,游玩观灯的百姓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来领略一下唐代灯市的繁华热闹。

他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远望去,点点的灯光恍若银河的繁星坠地,高楼上悬挂的灯笼似明月高悬。

在璀璨的灯光里,当然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她们娇美的容颜在灯光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元夕之美——食美

在元夕日,除了张灯结彩闹元宵之外,自然也少不了美食。

自汉代设元宵节以来,各地都有一些饮食的习俗,但并没有在民间大规模的流传开来。直到宋代出现了“乳糖圆子”。

据宋人吕原明的《岁时杂记》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民间称之为“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此后到了明代开始有了元宵的叫法。不管是汤圆还是元宵,因为都是圆形的,名称与“团圆”相近,人们在正月十五这天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家幸福,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因此,元宵便作为一种节日的食品,广为流传。

清代的正月十五,元宵就成为北京城的热卖食品,有众多加工和出售元宵的摊位。其中有位叫马思远的点心师傅,他家制作的元宵皮簿馅多、甜而不腻,从而广受欢迎,人们争相购买,一尝为快。

诗人符曾在《上元竹枝词》中对马家的元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马思远家的元宵是桂花馅的,香甜可口,里面还放了核桃;元宵皮是用上好的江米做的,并且用甘甜的井水淘洗的干干净净。所以人们都说马家的元宵好吃,在元宵节天黑前争相购买。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试问元夕美食哪家强,马家元宵属第一。

元夕之美——戏美

自古以来,人们走上街头赏灯一直是元宵佳节的传统娱乐项目。但只有观灯难免单调,因此隋唐时,在张灯结彩的节日里,出现了一些文艺表演。

这种文艺表演,在宫廷内特别浩大。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可见场面的隆重。

而在民间,文艺表演也颇具规模。唐人苏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写道: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描写了元宵夜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的热闹场景。

到了明代,随着戏曲创作的繁荣,戏曲表演开始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欢庆方式。

朱有墩,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孙,世称周宪王。他工词曲,创作的杂剧音律优美,有合唱、对唱等形式,是明初影响较大的散曲、杂剧作家。

这样地位显赫、成就高的人物创作的乐府,人们在元宵夜里进行表演自然是十分正常的事儿了。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这是明朝中期文学家李梦阳在《汴京元夕》中对明代汴京城元宵佳节戏曲表演的精彩描述。

“中山孺子”“郑女燕姬”这些各地而来的俊男靓女打扮一新,粉墨登场,十分投入地进行着演出。他们用“齐唱”的形式来表演,声音宏大,刚柔相济,雄浑中有清脆。

一时间,台上台下所有的人似乎都在齐声高唱,渲染出元宵节全城欢庆,万民同乐的华美盛况。

元夕之美——情美

前面我们提到过,元宵节人们可以吃美食、赏花灯、看戏听曲,喜庆而热闹,深得人们的喜欢。

然而最喜欢这个节日的,应该是古代的年轻女子。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在人们的印象里,古代的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应该是深藏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更不用说走出家门与心爱的人约会了。

然而元宵节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古代元宵节,由于解除宵禁,街上悬挂花灯、表演节目,人们争相走出家门,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这就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自由往来,表达爱情的机会。

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元夕,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元宵夜游后,写下了名篇《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故事的男主人公在烟花烂漫、人声鼎沸的夜里,寻找自己喜欢的人。

他到处寻找,一个个雾鬓云鬟,佩带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的女子欢笑着走过他的面前,却没有一个是他心爱的人。无限惆怅间,正欲离去,就在回头的刹那间,却在灯火阑珊里发现了那熟悉的身影,正是自己心爱的女人。

从失望到惊喜,这也最成就了人间最美的重逢。

同为宋代,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30岁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渡度过了一个孤独的元宵节。他的妻子不久前去世了,睹物思人,在灯火亮如白昼、月挂柳梢的元夕夜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想起了俩人在一起的甜蜜生活。

在曲终人散、夜深人静后,他写了下《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虽然故事的结局物是人非,充满了不见去年人的忧伤,但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浅吟轻唱,却也见证了千古最美的元夕。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唐诗宋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15/170907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