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陈怡凯:台海问题之国际法分析:中美关于台海关系之法律攻防

作者:

前言

中共国军机不断骚扰我国的防空识别区,有时甚至越过海峡中线,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台海和平与稳定引发举世的关注。最近中共国的小动作不断,四月22日中共国外交部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的“一中政策”窜改为“一中原则”。五角大厦发言人被逼得赶快出来澄清。6月13日中共国外交部又出来放话“台海是中共国的内海,中共国对于台海拥有主权、主权权利、与管辖权”。两岸关系之国际法定位之争端再起,美国之战略性模糊之意义为何?是否能继续维持下去?若中共国武力犯台,美国应如何出兵保台?是否有国际法依据?是否需要安理会决议?所谓“维持现状”的国际法意义为何?中共国最近这些小动作所为何来?

过去两年,美国海军在南海和台湾海峡的活动急剧增加。图片来源:美联社/达志影像

美国战略性模糊之国际法意义

众多国际政治学者认为美国在两岸政策上采取“战略性模糊”之策略,特别是当中共国武力犯台时,美国是否会出兵保台这一问题上,美国不明确给予肯定或否定之答复。此种策略之好处被认为是既牵制台方之台独(避免美国被卷入战争),也防止中方之武统。

但是从法律学者的角度来看,美国战略模糊的背后是:可以暂时不揭开台湾之国际法地位之棘手问题。因为若中共国武力犯台,如果美国明确回答会出兵保台,则马上面临一个问题:美国出兵保台的法基础为何?在没有安理会决议,台美也没有军事同盟条约底下,如果是引用宪章第51条之集体自卫权,背后就隐藏:“台湾之国际法地位是拥有自卫权之国家,而非无自卫权之中共国的叛离一省”。

在美台没有军事同盟条约底下,根据国际法院尼加拉瓜案之判决,美国之出兵保台还必须要有蔡英文总统之开口请求。反之,如果像前总统马英九2010年接受CNN专访时曾经说过的那样所谓“永不向美国请求出兵”,则自己把门堵死,此时美国也无法引用集体自卫权来正当化其出兵保台。

美国出兵保台之法基础

如果美国不用台湾开口就出兵,而且不是只提供武器协助台湾自卫,而是美国自己迎战中共国之武力犯台,则这背后的法基础何在呢?这似乎暗示著:台湾还不是国际法上之国家,美国对于台湾存在着国际法上之权利与责任,因此谁打了台湾就是打了美国,由于美日安保,所以打了美国就是打了日本,也打了北约同盟国。日本前首相安倍的名言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顺序似乎应该是倒过来才对。不过,这是什么国际法法理?台湾与美国是什么关系,导致台湾挨了中共国武力攻击,美国就直接出兵反击中共国?有何种法律文件明文这么规定?

《台湾关系法》第2条第b项第4款规定:“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之举—包括使用经济抵制及禁运手段在内,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本条是说:打了台湾就被美国视为对西太平洋“和平之威胁”(注意:光是对台湾经济制裁就已经被美国视为对西太平洋之和平威胁,因此如果武力犯台,则更加成立和平之威胁)。美国这种不用安理会决议,也不用台湾总统开口请求集体自卫,就自行判断是否有“和平之威胁”,这在国际法上是否能说得通呢?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有“和平之威胁”存在?根据《联合国宪章》第39条是只能由安理会独家判断,而非美国自行判断。更何况根据联合国实务,一国单方对于他国经济制裁或贸易禁运并不被安理会认定为是“和平之威胁”,但美国却把这种对台湾的贸易禁运径行视为是对西太平洋之和平威胁,简直比安理会实务还要更宽松。当美国独家判定这里有西太平洋和平威胁存在之后,接下来也毋庸安理会出兵之决议,美国就自行决定出兵防卫台湾,难道说:“西太平洋由美国管?而排除了安理会之管辖权”?虽然条文只说“美国严重关切”,没有明说“和平威胁确定之后,接下来要如何”?

但既然被判断为有“和平之威胁”存在,此时参照联合国安理会之实务,接下来的法律效果就是宪章第41条之各种制裁(特别是经济制裁),或第42条之出兵。因此美国在确定有“和平威胁”之后之所谓“严重关切”,当然包括这两者:对武力犯台者实施经济制裁或出兵。

美国未经安理会决议,直接出兵保台之国际法容许性

如果中共国当真武力犯台,美国在根据《台湾关系法》“严重关切”底下决定出兵,则在没有安理会决议之下,是否合乎国际法?如果台湾当真是中共国的一部分,以及台湾问题是中共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则美国决定出兵就不符合国际法了,因为介入他国内战是违反国际法地干预他国内政,唯一可以合法介入他国内战的,就只有“应邀干预”,也就是须有被承认为中共国合法政府之PRC政府军的邀请。由于中共政府不可能邀请美国介入,所以美国也不可能可以引用“应邀干预”来正当化其出兵。因此唯一的合法化管道就是直接否定台湾是中共国一部分的内战说。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思想坦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29/176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