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当心这些误区!科学认识糖尿病,一起解锁这些知识

先来看个案例

小韦跟着爸妈去海边度假时被晒的黑不溜秋的。之后,脸和胳膊都逐渐恢复正常,唯独那小黑脖儿特招摇。

爸妈以为晒得厉害需要多点时间恢复,可好几个月过去了黑脖子都不见好转还发硬有小疙瘩突起。不得已只能带去看皮肤科,在说明情况后,医生一看到小韦的皮肤,再加之小韦肥胖的身材就怀疑小韦得了黑棘皮病,并建议他们转诊内分泌科。小韦妈不禁疑惑这黑棘皮病是啥,咋又要去内分泌科就诊呢?

肥胖性黑棘皮病其实是肥胖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先兆。当出现肥胖性黑棘皮病可就要注意了,不加以干预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糖尿病可能就会随之而来。这也是患有黑棘皮病要转诊内分泌科的原因所在。

对于普通大众,如何更全面地认识糖尿病?跟着江江和苏苏来了解!

流行现状

2015-2017年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即11200/10万)。

全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糖尿病死亡率为15.90/10万,占总死亡比例为2.67%。

总体上,糖尿病在人群中患病率高,通过施加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其死亡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

病因分型

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其他类型糖尿病(3型),根据其各自的发病机制不同又分为8个亚型,依次为A~H;

妊娠糖尿病(4型)。

我国以T2DM为主,T1DM和其类型糖尿病较少。

糖尿病前期

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监测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6.1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7.8,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高危人群

成人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岁;

3.体质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 mmol/L和(或)三酰甘油>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

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数,且合并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至少1项:

a)母亲妊娠时有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

b)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c)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或HbA1c水平

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或加上空腹血糖或加上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或加上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11.1 mmol/L≥7.0 mmol/L≥11.1 mmol/L≥6.5%

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

如何及早发现糖尿病?

确定糖尿病高危人群;

通过空腹血糖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开展高危人群筛查;

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

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确诊患者需更全面地认识糖尿病,

避免进入误区!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要科学对待糖尿病,避免以下误区:

日常管理误区

1.只运动,不吃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初应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但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话,必须考虑药物干预。

2.只进行治疗,不进行血糖测量和监测等系统管理。这是最常见的误区,做到定期血糖监测,可以优化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

饮食误区

1.不吃甜食,血糖就不会升。其实没有甜味的淀粉在消化之后也会变成葡萄糖;

2.糖尿病人不能喝牛奶和酸奶。虽然牛奶里含乳糖,但其血糖反应仍然比米饭馒头低得多,而且在早餐喝牛奶配合粮谷类主食,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酸奶中的乳酸有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含糖酸奶血糖上升速度也比米饭馒头慢,无糖酸奶更是不错的选择。

3.忽视总能量的控制。一定要根据理想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总能量摄入,制定保证营养均衡食谱。

药物误区

1.药物吃的种类越多,分量越足越好;别人吃一种药效果很好,对我肯定也有用。其实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类降糖药有13类之多,经过医生的精细指导和定期优化才能得到理想的用药方案。

2.畏惧胰岛素的使用。胰岛素是T1DM患者维持生命和控制血糖所必需的药物。T2DM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多数患者在糖尿病的晚期却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水平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尽早(3个月)开始胰岛素治疗,且要掌握特殊患者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临床知识点。

运动误区

运动越多越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都要适中,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慎行运动治疗。如:成人T2DM患者每周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且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

并发症误区

1.对并发症不清楚,不了解。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造成组织器官毁损,具有致残致死性,危害严重。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而其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长期的血糖增高会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累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

2.忽略并发症的定期筛查。特别是慢性并发症,其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每年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每半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一次,筛查糖尿病肾病;至少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查一次眼底,对于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眼底;每年至少做一次糖尿病足筛查。

表2并发症一览表

烟草使用误区

抽烟不影响总能量,对糖尿病影响不大。其实糖尿病作为代谢系统疾病,需要戒烟戒酒,综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

对于吸烟和使用电子烟的糖尿病患者,应将戒烟咨询及其他形式的治疗纳入常规的糖尿病诊疗和护理之中。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江苏疾控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23/183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