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外来投资大跌,商业地皮流标,核心商业区恐烂尾收场

作者:

选址启德兴建简约公屋,居然引发了建制派内部争议,甚至是中产与基层对立,差一些就成为三年来首次有公众集会,当然最后是胡混闹剧收场,不过背后反映的,实际是外来投资大跌,香港的商业需求显著减少,令启德发展核心商业区与其长期丢空“晒太阳”,不如“废地利用”。

现实是外资投资减少,在港设地区总部数目降至四年新低,由最新公布的第四季GDP数据,反映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连跌五个季度,令本港多幅商业地皮均出现流标,特区政府花巨额公帑要吸引外商回流,甚至要在“明日大屿”再建新的核心商业区,恐怕最终只是烂尾收场,更花光香港市民的财富,甚至要面对更重税务负担。

中国重启复常之路,官方声称全国有八成人已受到感染,死亡人数仅仅是八万人,但大家都知这是一个谎言。不过现实是市民开始“阳过”之后,更关心是经济复苏及就业机会,“春江鸭”的资金市场当然更早捕捉这个机会。

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每天净流入的新资金逾11亿美元,其中8亿流入中国,速度和力度皆为近年罕见,为2020年底至2021年初的新高,并已超越过去20年的速度,反映的是投资者对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回复增长非常期待。

而根据彭博统计的资料所得,外国投资者在1月合共买入165亿美元中国境内股票,创资金流入的最高月度纪录,当然港股亦受惠,由去年十月低位累升七千点,单计今年一月分就飙升2060点,为11年最强一月。

美银的调查更是“牛气冲天”,豪称投资者预料中国股市“半年内不见顶”。

但必须要认清的是,流入股市债市的资金均是热钱,08年以后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表现可以完全脱节,股市回暖只是热钱流入的结果,实体经济仍是一潭死水,这由政府公布去年经济预估数字可以证实:2022年第四季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年挫4.2%,差过市场预期收缩2.9%,并连续4个季度录得按年负增长,反映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年计,GDP按年跌3.5%,较市场预期逊色,也比去年11月政府预测的3.2%跌幅为差。

去年经济差过预期,表面原因是第四季货品出口及进口皆显著恶化,按年分别急降24.8%及22.8%,拖累整体GDP表现。但必须要指出,反映本地商业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下图)按年亦大跌11.2%,为连续5季倒退,全年计仍下跌8.5%,仅次于2020年全年11%跌幅,显示本港通关速度较其他主要经济体系为慢,而且利率显著上升,不利商界投资意欲,楼市和土地相关交易可能持续收缩。

值得注意是与民间投资收缩相反,支持经济表现的却是来自政府开支,继去年第三季上升5.3%后,在第四季实质上升9.1%,全年与2021年比较,政府消费开支实质上升8.1%,更加连续4季录得正增长,反映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一向是赖以成功的“大市场、小政府”自由经济体系,实在是非常讽刺。

商界投资萎缩一方面是疫情影响,令最开放城市变成全球最封闭,更重要是正如美国驻港澳总领事梅儒瑞指出,《港区国安法》及北京的干预正对香港金融及法律名声造成负面影响,更有国际企业撤离在港员工;过去两年约有1.5万名在港美国人以不同原因选择离港,约占美国在港社群的两成,目前尽管香港已取消多项防疫政策,但他关注香港能否在法治维持国际标准。

特别是人大常委会去年底解释《港区国安法》,梅儒瑞认为释法扩大行政当局权力,或进一步损害香港司法独立。他提醒美国公司须留意过去于中国面对的风险,在香港亦可能出现,又批评港府公开要求Google更改搜索引擎结果,不利新科技投资。

美资撤出香港绝不是单一现象,投资推广署及政府统计处发表去年“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统计调查”,驻港公司数目为8978间,按年减少71间或0.8%,为2018年来首次跌穿九千间水平。当中经济效益最大的地区总部数目连跌第三年,按年减少46间或3.2%,至1411间,较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大跌130间或8.4%。

当中又以欧美流失显著,美资公司明显流失,按年减14间或5.5%,至240间,过去两年本港已流失42间美资公司地区总部;创十八年来新低。欧洲方面,英国公司减少4间,法国亦跌9间或一成。

疫情困扰本港逾3年,全面打击房地产市场气氛,土地市场亦受牵连,多个地王级项目流标收场,最新一宗涉及市区重建局1月中旬截标的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第四及第五发展区,该个估值最高达130亿元的项目截标时仅接获新地一份标书。相隔约三星期时间,市建局宣告收回项目。

于2007年启动的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分为5个发展区,是次流标的观塘第四及五区,属于压轴登场的期数,位置邻近同属新地的APM商场,毗邻港铁观塘站,可建楼面面积约216万方呎,理论上唯一入标的新地应志在必得,但最终仍流标反映新地出价应是相当保守。

综合市建局、港铁物业发展项目及政府卖地表近年推地的表现,2019年以来最少有8幅土地流标,当中有4幅商业地均坐落于九龙东,其中2019年至2020年更先后有3幅卖地表中的九龙东启德商业地流标;事隔近3年,如今再次有九龙东地皮流标,反映的正是香港眼前的实况:基于私人投资意欲下降,商业楼面空置量维持高水平,而且大量甲级写字楼新供应登场,影响非核心区地段写字楼的吸引力。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表的2022年第四季香港写字楼报告指出,期内甲级写字楼租金较2019年高位回落多达30%,空置楼面则急增至660万平方呎,空置率由2021年年底的9.9%上升至10.4%。

对于外界质疑在启德建简约公屋,影响九龙东作为第二个核心商业区(CBD2),当区居民要求政府承诺在七年期满后要释出土地,用作原有用途发展。但更根本要问的问题是,在七年之后,这个核心商业区仍有存在需要吗?

翻查启德用地近年的规划转变,不少原来的商业地因为无人问津已被改划或计划改成住宅地,减幅为原有规划的约四成,足以显示政府对启德核心商业区的定位而有所动摇,加上区内建成的商厦也不少空置,呎租甚至比贴近九龙乙级商厦呎租低,“本土研究社”已经提出现时启德可能已呈现初期烂尾迹象,政府现在却一味强调对九龙东作为核心商业区的愿景没变,恐怕只是拖延时间,邻近居民应要有心理准备,简约公屋在五、七年的承诺期后仍会永续存在。

更可怕是做价达5800亿元的明日大屿核心商业区规划,一旦长远经济特别是投资环境无起色,明日大屿日后的财政状况能否以依赖卖地填补赤字,恐怕有很大疑问,在今天财政储备跌至只足够政府一年的使费,这些“大白象”一旦烂尾收场,届时很可能需要以加税形式揾市民埋单。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07/186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