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老后一大健康隐忧,因为中年后骨质渐渐流失,增加跌倒骨折、卧床风险,尤其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最高可达30%。说到预防骨折,很多人只想到要补钙,但有专家发现,日本人虽然钙摄取量低于欧美国家,但骨折率却比较低!背后原因可能与日本人饮食中的常见食物息息相关。
日本人钙质吃得比较少,为何骨折率比较低?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隆一郎指出,与欧美相比,日本人的乳制品摄取量相对比较低,连带钙质也摄取比较少,照理说骨头会比较脆弱,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女性的骨折率其实低于欧美女性,推测这与日本人爱吃豆腐、味噌、纳豆等大豆制品有关。
大豆富含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具有类似女性荷尔蒙活性的植物性营养素。女性荷尔蒙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能够减少骨质流失,但是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骨骼因此变得脆弱。佐藤隆一郎教授指出,大豆异黄酮无法替代雌激素,但是可以结合雌激素受体,在更年期后发挥应有的功能,因而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大豆异黄酮不是吃豆制品就对,隐形“高油天王”反而害了健康
含有大豆异黄酮的食物不少,像是豆腐、豆浆、味噌等都是常见食材,不过,可不是所有大豆制品都是健康选择!
豆腐、豆干、豆浆:日常饮食中最常见、且营养丰富,适合作为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如果要选择大豆制品,推荐优先选无糖豆浆、原味豆腐等低加工食品,蒸或炖等健康烹调方式更能减少油脂摄取,发挥大豆异黄酮的健康效益。
味噌、纳豆:日本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因为经过发酵过程,有益生菌、多了特殊的营养价值。
毛豆、山药、四季豆、香菇、花椰菜等:也含有大豆异黄酮,但含量较低。
炸豆皮、兰花干:最不推荐。因为虽然是常见素食料理,却是素食界的“高油天王”,经过反复油炸和重口味烹调,油脂、钠含量过高,吃太多容易肥胖,也影响心血管健康。
总结来说,虽然充足的钙质确实很重要,但是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也不能只依赖补钙,记得搭配均衡营养、多样化的食物,且除了饮食外还有运动习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加强运动训练,更有助于保持骨骼强健,降低骨折风险喔!
原文引自:日本人钙吃比较少却不易骨折?专家揭关键“1类食材”养出年轻骨骼防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