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余英时

胡适:爱国与爱人(图)
2023-02-26

今天是胡适先生(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的忌日。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主持酒会,心脏病猝发,一代博学硕儒溘然长逝。噩耗传出,台岛震动。蒋介石亲自前来吊唁,并手书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美国、日本、越南、韩国、菲律...

故国不配有的人 ——纪念余英时先生悼文之三
2023-02-05

二零二一年八月一日凌晨。美国东岸普林斯顿小镇。余英时先生驾鹤西去了。自年轻时离开故国、从此后辗转流寓海外数十载的他,如今,去往一个更远的远方。这是一趟更远的远行。这一趟没有归程的远行,他去往的,是一个更美的家乡。我相信。因为经上说,凡甘愿进窄门、走小路、追求公义之人,凡不愿随从世...

灵魂是不死的能量——纪念余英时先生悼文之二(图)
2023-02-01

余英时先生离开了。那天是高温的八月酷暑,一年中最炎热难耐的时节。可华人学术、知识和文化界中的许多人和众多读者,却等来了阵阵寒意。虽然他已经是九十一岁高龄,但人们还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这消息让众人猝不及防,让大家感到震惊和悲恸,感到伤感不已,感到怅然若失,甚至于愤愤不平。他走得太匆...

楚寒:史家的身影如竹影——纪念余英时先生悼文之一
2023-01-26

余英时先生辞世了。在那个酷热炎炎的盛夏清晨。晚清以降百年中国新旧知识人传承交融的一曲乐音,于今弦断,倏成绝响。他留给世界的,是史家的身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俗世洪流中硕果仅存的一个传统士人,在民国的军阀混战年间诞生津门,在抗战的烽火中避居皖南乡间,在内战的隆隆炮声中随父...

张锦满:余英时为什么没有像许多美国华裔学者一样成为民族主义者
2022-08-26

我们要去到问题核心,便要吸收余英时学术文章精华。他既拆解了中共官方如何操弄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并解释如何将之制订成牧民豢养政策,还说明他们如何运用、施行该个法宝。在这里,我摘录该文精华核心,分列12个重点,好让大家从余英时提示,对当前困惑问题,容易得到答案。要凿穿极权政府施政技俩,便须多明白现实真相。

天地闭,贤人出——追念余英时先生(图)
2022-08-10

余英时先生唐奖脸书截图主持人:陈奎德座谈人:苏晓康先生:《河殇》总撰稿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前执行主席余英时其人其学1)天地闭,贤人出陈:一年前的今天,余英时先生离开了我们。但是,大家都不愿相信这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仍感觉到他的存在。在此周年忌日时刻,不禁想起他在千禧年2000年写的...

苏暁康:洞穿历史,寻找人的永恒精神
2022-08-06

2021年夏我的日记里还记着:‘余英时教授八月一日在睡梦中辞世,享年九十一岁。余太太晨起发现,叫来两个女儿和东亚系的人,悄悄下葬于普镇已有的余父母之墓旁,八月四日才通知香港陈方正,台湾中研院发讣告,大陆比我们北美先看到,孔捷生接徐晓询问才来问我,只问打电话给余府没有?他说他打过,...

余英时素描——辞世周年祭(图)
2022-07-31

作者与余英时先生1991年于珍珠港日前,余英时先生获颁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克鲁格(Kluge)人文学科杰出成就奖,是为中国知识界盛事。一时风行景从,文盈天下,国内外学界著者论述余先生卓越成就者在在皆是。笔者本不欲赶此时髦,寻思等过了这段热潮后,将来有机会再从容撰文,谈谈自己眼中的余英...

苏暁康:关于中国民族性的正面诠释(图)
2022-07-30

【按:康正果昨日奔驰二百英里,当天来回,去拜谒余英时教授之墓冢,并赋诗《余英时教授去世一周年赴普林斯顿墓园祭奠》:去者日疏来者亲,迟迟行道载悲欣。曾私淑艾终难忘,一束鲜花奠素芬。他回到家就发给我这张照片,令我神伤与羡慕,我没有他这种决断,说去就去,而先生辞世很快就满一周年了。说余...

余英时:我们有更大的使命
2022-07-10

编者按:唐奖由台湾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捐资设立(尹衍梁还捐建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遍及大江南北的大润发超市便是尹衍梁先生的资产),设永续发展、生技医药、汉学、法治等四项奖项。各奖项奖金5000万元新台币(1250万人民币),超越诺贝尔奖为全球目前奖金最高的学术奖项。6月20日,唐奖第...

晏山农:直指核心的除魅工程(图)
2022-07-03

书名:《余英时评政治现实》作者:余英时出版社:印刻出版时间:2022年5月不打算全面性的评论《余英时评政治现实》,而是谈一个概念,且先从一则往事开始。确切时间已记不得,但大概是96年台海导弹危机之前,“时报文教基金会”邀请余英时先生至报社八楼办了场演讲,讲题我也忘了,大意就是评析...

颜纯钩: 以历史文化的高度抗击中共极权
2022-07-03

上篇贴文引用余英时先生批判中共在香港主权问题上的假仁假义,揭穿近期香港政府修改教科书的阴暗心理。引文来自余先生新书《余英时评政治现实》。这本书是由台湾印刻出版社出版,由台湾作家与出版家颜择雅女士主编。颜择雅女士与余先生交往二十余年,与余太太陈淑平女士也一直保持紧密联络,在编辑这本...

苏暁康:‘亡天下’之后——读余英时著《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2022-06-30

中国是地蛮天荒了的一个世界——不管你称它现代化﹑社会主义还是专制,在文化上,它已历尽变穷,坠入非驴非马之境,而在这“蛮荒”之后的我们,似乎再不能跨越那道“蛮荒”的惟幕,因而又得了无文化的“文化癖”。说断裂鸿沟壕堑都可以,问题是你如何逃得出这道惟幕?都说读书...

李怡《失败者回忆录》:余英时与《九十年代》(图)
2022-05-21

中国思想、文化史泰斗余英时先生,于2021年8月1日辞世。殁后大半年来,网上关于余先生的话题不绝,台湾陆续有关于他的出版物,连他平日的闲谈都出了“谈话录”,掀起台湾和海外读书界的一阵“余英时热”。新出版颜择雅编的《余英时评政治现实》,收录了余先生历来对时政的评论文章和访谈,包括从...

《余英时访问记》:相互误会的统战(图)
2022-02-17

本月出版的《余英时访问记》(李怀宇著,允晨出版)包含许多掌故轶闻,以及余英时对若干人士的点评。有些意见相当辛辣,像是认为某胡姓作家“主要是得了张爱玲的好处”、“是相当狂妄无知的人”(页243),对另外一位红朝作家的评论则是“肤浅得很,那样的人能够在中国现代...

葛兆光:学术史和思想史的传薪者——敬悼余英时先生(多图)
2022-01-12

2012年余先生给葛兆光、戴燕夫妇的赠诗喜逢戴燕是同乡,晚结知交葛兆光。每岁花时开讲论,几回林下话沧桑。徒闻显学归三后,且试新思向五羊。感谢故人无限意,不辞千里访官庄。文|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来源|《古今论衡》第37期2021.12略有删节,点击...

余英时:胡适日记中的“一二·九”运动(图)
2021-12-28

20世纪30年代,胡适与友人在一起1932年以后,在民族救亡的激情一天比一天高涨的情况下,连北大的学生也和他(胡适,编者注)越来越疏离了。青年学生愈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便愈应冷静,也愈应把握时机追求知识,把自己铸造成器,以为将来救国的凭借,这是他一生所持的坚...

苏暁康:余英时对毛泽东的盖棺定论
2021-11-17

【按:前阵子全球华人追思余英时教授,人文学者几乎没有不说话的,但是我发现他的友人师生中,大多数都回避一个向度,即余英时的政治批判,特别是他晚年坚持大声发出的两个批判:批毛和批共,我认为这恰恰可以称之为“余英时的晚年心境”,他是孤独和寂寞的,然而恰在这个维度...

【老照片】低级红?吹捧党魁的这四个人都被搞掉了(图)
2021-11-09

第一个在文章中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是王稼祥,第一个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是刘少奇,第一个主编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是邓拓,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是彭真……令人唏嘘的是,这几位都没能逃过文革之劫:王痛失五位至亲,刘人间蒸发,邓含冤自尽,彭则成了“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的头号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