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夏虫语冰录——世纪回眸话文革

作者:
在一些人热衷于为文革招魂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呼唤与恢复大学之魂。“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是“大学之道”的真正精髓。如果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遭到湮灭或阉割,大学的校园再美,楼馆再高,设施再好,也没有了魂魄。

现在有些文章,把文革视为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个启蒙期。我认为恰恰相反,文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严重的“增昧期”,它的作用完全是负面的。文革非但没有导致文明的升华,反而是造成了愚昧和野蛮的退化。文革结束后的思想解放,就是为了“拨乱反正”,而这并不是文革本身所产生的预期效果。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正的启蒙期只有两个,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清末民初。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王权衰落,诸侯称雄,民不聊生。思考宇宙人生,探索济世解难,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韬略,成为诸派士子各自的追求。分崩离析诸侯争霸的局面,则为诸子百家提供了宣扬和实施主张的机会。从春秋晚期到秦一统天下,“百家争鸣”的活跃期,大致有300来年。

十九世纪末,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华夏文明面临根本动摇甚至灭绝的危机,激励了士人忧国忧民的担当与勇气。中外思潮互相交融汇合,产生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中国的现代启蒙由此发轫。从1895年康、梁“公车上书”算起,直至北伐成功,国民党“清党”和建立全国性政权,新文化运动渐趋结束。第二次“百家争鸣”的活跃期,大约有30多年。而其流风余韵,依然在教育界和文苑艺坛萌发播散,更在其后二十年各界士人兴业强国、救亡图存和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滚滚大潮中得到发扬。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这个“启蒙期”的重要组成和重大事件。但是,这二者还不足以完全涵盖这三十多年的“现代启蒙期”的全部丰富内容。这个“启蒙期”对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我不同意“救亡压倒启蒙”的判断。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集中力量抵御外敌是完全必要的。共产党为了抵制蒋介石的独裁倾向,曾经系统发表了许多宣扬民主的文章,美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发挥主导作用,也成为中国民主潮流的助推器。蒋介石表面上大权在握,但无法真正做到军令、政令和思想的高度统一。报纸揭露权贵贪渎,参政会抨击政府要员,尽管有特务的威胁和“党化教育”的压制,文化教育界依然有滋生民主的气候与土壤。救亡并没有压倒启蒙,而是以新的形式继续向前发展。国共之间的“第三方”应运而生,民主潮流逐渐高涨,民主党派渐渐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形态,解放后只存在了短短四年。这本来是一条走向现代国家的光明之路,却被完全放弃了。通过解放初期“五大运动”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彻底的解构,由各种组织加以管控。

反右“引蛇出洞”的“阳谋”,只用了三个月,对思想钳制禁锢的效果,使中国几乎倒退了一个世纪。一切独立、理性、民主、自由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以及它们存在与表达的形式,在中国已经没有立锥之地。

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冲击刘少奇司令部,各级组织成了难以逾越的坚固璧垒,采用历次运动的惯常做法,已经很难奏效。鼓动红卫兵无所顾忌地起来“造反”,是毛泽东的一项伟大创举。可惜,这些激情过度的小将很难驾驭,无法达成他的战略目标。

“天下大乱”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天下大治”。工宣队和军管会取代了红卫兵,成为手执上方宝剑的钦差。清查五一六,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一环紧扣一环,不断制造“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高压态势。迟群、谢静宜把持清华大学,工化系两位有多年党龄久经历次运动考验的副书记,在短短数月内相继自杀,大批教师被下放到鄱阳湖畔的旧劳改农场(囚犯早因血吸虫病高发而迁走)接受“再教育”,不少人罹患痼疾终身难愈,有的因此丧生。

文革是“增昧”的顶峰,它与“启蒙”完全背道而驰。并且造成人格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曾经红得发紫的郭沫若,在批林批孔时不惜斯文扫地,自鄙自诬,北大的冯友兰等人,也上了“梁效”的贼船。

不少文革初期崭露头角的小将,在斗争漩涡中险遭灭顶之灾。他们在逆境与挫折经受磨难锻炼,扎根底层转换视野。有些人逐渐省悟,挣脱了文革的桎梏,从肤浅浮躁变得深刻成熟。这样的思想境界升华,并不是文革孕育出来的果实,而恰恰是走出文革取得的收获。

在缺乏言论自由的环境下,“借古讽今”是一种无奈而巧妙的表达方式。但是《海瑞罢官》《燕山夜话》之类文章,都成为文革批判的重点。只有替四人帮鸣锣开道,才能以古喻今,贬斥孔子尊崇吕后,成为梁效之流的拿手好戏。

“政治谣言”,成为政治高压气氛下一种思想表达的特殊形式。位卑未敢忘忧国。“总理遗言”的炮制者李君旭才华横溢,他和好友私下议论时局获得启发,独自完成一篇足以乱真的“高仿”,说出当时千百万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苏醒期”。配合政治需要开展了“真理标准”讨论,思想界新风吹拂,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出现了中兴景象。但这个“苏醒期”前后历时只有短短三年,它的启蒙作用是有限的。

魂兮归来

百余年来,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道路艰难坎坷。一批中年学者撰写的《重思胡适》文集[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知识界关于“民主与独裁”的大论战,胡适是一位主角。他的基本观点是:国家转型必须重新建立国家认同,就是如何收拾人心。立宪民主的政治,才是收拾人心、保障国家认同的正道。胡适认为:“新式独裁”的后果只能是“旧式专制”。

文化大革命运动,可以说是毛泽东以其无比的人望,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实行国家转型的大胆尝试。文革是阶级斗争无限扩大化和蓄意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以民主之表行暴力之实(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把执政以来的政制体系砸烂推倒重来(原组织瘫痪,建立革委会),以回归原始的乌托邦消灭“三大差别”(知青下乡,五七干校),以制造和夸大阶级斗争来维持高压态势。为了这场以失败告终的巨大尝试,国家和人民付出了惨重代价。

建国之后近三十年,我们已经“破”得太多,而真正应该“立”的,却没有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巨大成就,而思想建设则鲜有亮点。虽然宣传部门竭尽全力鼓吹灌输,却很难建立深入人心的共识。

这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时至今日,不同的群体利益冲突与意见对立十分尖锐,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族群的“撕裂”。

以各种形式为文革招魂,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潮流。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社会贫富悬殊、分配不公日益严重。社会弱势群体对现实不满,向往毛泽东时代的表面平等。毛泽东反对特权阶级的思想,对于消除干群鸿沟、城乡差别的设想,用“四大”方式来揭露阴暗的方法,对他们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但是,即使在毛泽东时代,所谓的“干群平等”,很多只是特定时期的表面现象或行为。历史悠久的特权制度不可能废除,怀念以往表面甚至虚幻的“平等”,企图以暴力来反抗现实社会的不公,实在是一种无奈与悲哀。

权力市场经济环境下疯狂成长的利益集团,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但是采取打土豪或文革揪走资派的暴力斗争方式,将给社会秩序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与破坏。仅靠运动式的反腐肃贪,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走宪政和法治之路。把权力关进笼子,用法律制裁掠夺,根本改善二次分配。

是否承认“普世价值”,是一个关乎基本常识的“难题”。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部分从字面上和“普世价值”雷同。但是,至今也没有听到关于这方面的深入解读。“自信”的理论家也很难把它们和“普世价值”区别开来或诠释清楚。所以这样的“价值观”,只能作为口号,悬挂在大幅标语牌上。

在一些人热衷于为文革招魂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呼唤与恢复大学之魂。“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是“大学之道”的真正精髓。如果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遭到湮灭或阉割,大学的校园再美,楼馆再高,设施再好,也没有了魂魄。

近年来对于高等教育的种种框限和禁锢,可以看作教育领域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升级版本。如果中国的高校,再像文革后期那样,重新陷入僵化的死胡同,变成科技培训班和吟诵教条的庙堂,我们的教育将失去前途和希望!

文化大革命初,清华的战友汲鹏曾经慷慨陈词:历史不是任人雕刻的大理石!而在现实生活中,历史简直成了可以随意捏塑的橡皮泥。其实掩盖和遗忘就是一段历史,无所作为、浑浑噩噩也是一段历史,它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僵化和道德退化的过程。

那些追求理想的殉道者,顾准,林昭张志新遇罗克,李九莲……,正在渐渐远去,有志者仍将努力前行。杜牧的警句在耳畔回响: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我们能不能突破这可悲的循环,全靠一切往生、在生、将生、未生的思想者,一步步踏在泥土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作为文革风暴核心的亲历者,我们现在都已届耄耋之年,恐怕没有多久都要走进历史。当我们在历史中和古人相遇,面对着那些先贤鸿儒、名仕耆宿,以及无数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毁家纾难的同胞,和为国捐躯的国殇英烈,我们能否自豪地说:100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奋斗牺牲憧憬的“中国梦”就要实现了,这究竟是不是他们和我们理想中共同的梦?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蒋南翔大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时光荏苒,在我们躬奉盛世憧憬梦想之际,我殷切期望:今日之中国,能够容得下一个充分表达各种意见的理性论坛。

2016年3月20日

[注]《重思胡适》任剑涛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

(选自《真话与忏悔——文革50周年清华校友讨论集》,孙怒涛主编,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8年5月)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真话与忏悔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07/162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