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曾庆文:孔子的中庸之道:华夏的自由之光(图)

作者:

孔子与儒家的关系错综复杂,主要反映在先秦诸子百家、也包括儒家经典著作在秦初及秦未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逸失:首先是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对包括儒家著作在内诸子百家著作在民间的查禁焚毁,只留官方孤本;但孤本在秦未战争中未能保存下来,项羽对秦王宫室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焚毁,“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大火中,连同保存于图书馆的诸子百家图书孤本也就化为灰烬。所以,缺乏资料真本,后世的阅读理解非常困难,很多依靠学者记忆重新默写出来,歧义百出,导致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如果不设定考察的角度和限制,只是兼收并蓄,那么任何新的考察认识必定陷入在各种理论和意见的泥潭中,迷失方向,一事无成。

不难看出,孔子与后来儒家的二种研究和述说方式有重大的分别:一类是儒家影响了中国政治二千多年的帝王视角,这类儒生完全将思维焦点置于专制皇权之上,将统治者与人民完全割裂开来,以维持皇权恒古不变为唯一目的,百姓和朝纲法律制度只是棋子,均可任意配置、增减或牺牲,这以荀子的“帝王之术”肇始,最终培养出与法家合流的李斯、韩非之流,创造了遗害中国二千多年的东方怪兽:极权帝制。这是自荀子始、后经董仲书汉儒、延及历代大儒,他们的特点是与孔子思想渐行渐远的内法外儒,他们只身饲虎,往往也被皇权猛虎吞噬,国家百姓均受其苦、蒙其难,这是最坏的儒家,是应该被抛弃的糟粕。

二是“书斋型”的儒生,他们是没有入世为仕的读书人或以教书为生的儒生为主,他们困于书斋,闭门造车,他们往往是采用上帝造物的视觉去探讨和论述学问,他们建构理想模型,然后配置各类角色,指定各种角色的道德规范,在他们著作中,大都采用艰涩难明的词语,如“理”、“气”、“命”、“性”等等,他们更像在做一些智力游戏,在脱离尘世的虚无缥缈境界中游玩。

从孔子生前的人生轨迹看,孔子胸怀大志,他并不是局限于书斋中的书生,也不是仅限于答问解惑的老师,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有很高的理论高度和水平,立论于全社会的宏大叙事,探讨社会系统的运作机制。二是要通过出相入仕,说服国君来施行他的思想,实现他关于周礼周制的理想社会。三是从现实出发,在与国君对话、说服工作中,或在教授弟子、传递自己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和语言是平易近人,没有脱离实际的思辨,更没有追求近乎神秘主义的故作高深。

从历史记载看,曾参属于“书斋型”的儒生,在他的人生中,曾参基本过着书斋和教学生活,只一度任过学官。曾参勤奋和理解力强,受孔子的青睐,但他年纪比孔子小46岁,孔子逝世时,他才27岁,与孔子相处日短,能否全部掌握孔子的思想、达到孔子的视角眼界和理论高度还存在很大疑问,因为曾参的著作原著已经逸失,他的思想体现于残存的只字片语或其他人的述评中,他的重要思想主要集中于继承孔子所述说的孝道(如《孝经》,已逸失)和强调对自己的内省修养(《礼记大学》),这说明曾参是偏重在某些方面,只是继承孔子思想的某个方面,与孔子思想范围相差很远。《中庸》一书虽受后世儒家重视,但书中将中庸思想无限拔高,把诚意、天道和人性混为一谈,很多已经超出人们能理解的范围,对现实生活影响很微,最终中庸仍然被庸俗理解为“叩其两端而执中”,被矮化为思维的小工具,故此,《中庸》的拔高并不能彰显孔子思想,反而造成了中庸思想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所以,我们探讨孔子关于“中庸”的思想,主要以孔子的论述为主,以曾参与子思的《中庸》一书为辅。

在《论语》中,明确提到“中庸”的只有两处,一是“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中庸》也转录了孔子这段话:“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认为:“中庸这种德,该是最高的了,但大家很长时间都缺乏它啊。”这意思还是很明确的:在各种德中,中庸的地位是最高的了,具有本源性,这是孔子对中庸在其思想中基本地位的阐述。那么自然需要确定孔子所说的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的概念并不是自明的,应该进一步加以阐述,但《中庸》中看在不到有关的论述。那么,如何来确定“中庸”的内涵呢?在《论语》中,在另一处记录了孔子有关“中庸”的论述,“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这是孔子在实例评判中对“中庸”作了形象的描述:“过犹不及”(超过了和未达到,这两者都是一样不对),朱熹的解释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章句》P.19)“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P.21)这些解读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的中庸概念内涵。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03/177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