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卜算千百年,历史演绎在告诉未来

作者:

于是这门婚事很快就结成了。陈完逃亡到齐国后,在齐国安家立业,并改姓田氏。到了田完(也就是陈完)的八世孙时,已经专揽齐国大权,田氏家族达到巅峰,无可比拟。之后在公元前410年,田完的后代田和取代“姜齐”国君,建立“田齐”国家,国祚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关于陈完公子的这两个卜算案例,都记载在《春秋左传》里。按照预测的时间轴来看,这两个预言都预言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段。

毕万筮仕晋易例,与卜偃用解字法,预言百年相同

在东周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曾经是贵族的毕氏后裔散居各地。其中一个后裔叫作毕万,他决定前往晋国开辟自己的仕途。毕万找到精通易算的周王室大夫辛廖,得到周易的“屯卦”,变卦为“比卦”。辛廖说:“这个意象是吉利的啊。屯,象征坚固;比,象征收入。哪还有比这个更加吉利的呢?因此您以后繁衍昌盛的。

屯卦由八卦的‘震卦’和‘坎卦’组合而成,震卦在下,坎卦在上。从‘屯卦’变成‘比卦’的变化过程里,是从‘屯卦’的下卦‘震卦’变成‘坤卦’的。从卦象的变化看,‘震卦’象征车子、足、兄长,‘坤卦’象征土地、马、母亲、众多,那么,二者意象合并成为:雷电变成土地,车跟从着马前行,脚踏在大地上前行,兄长能来帮助,母亲能庇护,众人更是归附,一共组合形成六种意象,都是吉利的象征。‘屯卦’象征坚固,‘比卦’象征合体,二者意象整合成就是又坚固又能够合并,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从他们内部变化的‘震卦’和‘坤卦’来说,‘震卦’暗示能够雷震杀伐,‘坤卦’暗示能够保土安民,这些都是表示一种公侯的象征。况且毕万本来是公侯世家的子孙,看来是要重新复兴这个公侯世家了。”

大纪元制图)

毕万就前往晋国求仕,得到当时晋献公的赏识。晋献公在位长达二十六年,任用诸多异姓贤人,为晋国开疆拓土,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毕万因为战功显赫,被晋献公封地魏地,为未来子孙建立魏国功业打下基础。

当时毕万得到分封的时候,晋国掌管占卜的大夫卜偃,直接用毕万的名字来预测说:“毕万的后代必然盛大。万,是非常大的满数;魏,相当于‘巍’,也是很大意义的名号。如果在这样的意象之中开始得到恩赏,那就是天启了。天子的地位,拥有的是兆民;诸侯的地位,拥有的是万民。现在,毕万的名称又大,数字也满,将来跟随他的人必然众多啊。”这种解字法,也是一种独特的预测方法。

这则故事记载在《春秋左传》里,同时也是用两种不同的预测方法来预言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在春秋的发迹历史,历程也超过两百年。

卜算百年千年,是真实历史

以上三则故事,以例证的方式,保存中国古代预测百年千年历史的卜算案例。这种例证方式的体现在于:

首先,这些故事都有具体历史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文献记载,人们都能够知道具体历史情况,也都能够考证。其次,故事里针对某个人的预测,同时或者不同时地采用两种预测方法或者预言文献,来推断所预测到的结果,也就是预言断辞。也就是说,预言一个事物,可以用多种预测技巧和预言方法来共同判断。这样,在预言上就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参照、互相佐证,有意无意地共同增加预言的准确度。第三,他们都能够预言超过百年的历史进程,也证实古人在预测方面取得非常高超的成就。这种百年以上的预言推算水平,远远超过了一般性的个人生活预言。

所以说,我们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中国古人是有能够预测和预言百年千年历史的能力的,是有凭有据的。相传为三国时关羽玄孙辈分的关朗,他生活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他留下一部《关氏易传》,书中第一篇就是“卜百年义”,意思就是卜算百年历史的易理。该文从儒家易学的角度,大致阐述了如何卜算未来百年历史的变化原则。这也证明,古人卜算百年千年历史预测案例,是有学理依据和道术基础的,前面说到的故事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更不是虚构的。

自从甲骨文在清末发现后,至今超过百年历史,考古界、学术界在不断证实,古人在各种卜算的技巧和历史记录上,都有非常丰富的卜算经验和实践操作,由此也能证明历史上各种卜算技巧有过非常成熟和完善的历史演绎过程。那么,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是否不断积累和沉淀着预测百年千年历史进程的秘密呢?这些可以实证的文献资料,就在我们眼前,难道我们还要视而不见吗?

后来的历史确实不断证实了这样的中国古老传统的道术文化现象。这就是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一些非常有名的百年千年历史预言书,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马前课》,唐朝李淳风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北宋邵雍的《梅花诗》和《皇极经世》,明朝刘伯温的《烧饼歌》,唐朝黄檗《禅师诗》等等,他们都是采用不同的易学角度,或者说是不同的易学推衍体系,或者是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都能够做到对百年千年历史的推衍与预言,留下神迹般的文化成就,也留下人类真实文明的脉络。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预言历经数千年,在不同时期按照步骤地涌现,似乎也在展示古老中国一个秘密的预言文化脉络:第一,他们的预言能力能够百年千年,或许可以更加久远;第二,这样的预言文化现象从来没有在中国中断过,就像是一种秘密的承传,时隐时现,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期有神话般的人物来帮助推衍和展示这些文化。这些现象不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和体悟吗?历史演绎的一切,正在告诉我们未来吧。

从《乾坤万年歌》、《马前课》、唐朝《推背图》、宋朝《梅花诗》,再到明朝《烧饼歌》,都为历代华夏子孙留下系统的预言。图为清溪散人编《中国预言七种》内页,此书包括《推背图》《烧饼歌》《黄蘗禅师诗》。(公有领域)

参考资料:

《国语集解》,春秋左丘明,徐元诰撰,中华书局版,2002年

《周易集解纂疏》,唐代李鼎祚集解,清代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中华书局版

《史记》,汉代司马迁,中华书局版

《左传译注》,春秋左丘明,李梦生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尚氏易学存稿校理‧周易古筮考》,民国尚秉和,张善文校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6月

《周易故事》,峻华、朝辉著,华夏出版社,2008年4月

《关氏易传》,南北朝北魏关朗,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05/182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