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沙茶亲戚居然是沙嗲!? 台湾沙茶火锅文化大揭秘

今日大家吃火锅时常会搭配沙茶酱做为沾酱,在各地也有许多沙茶火锅店,而探究沙茶酱的历史,居然是起源于南洋“沙嗲”,令人称奇。

专研东亚与台湾近代史,曾发表多数篇台湾沙茶火锅史相关论文的教授曾龄仪指出,沙茶酱源自于东南亚的“沙嗲”(satay),早年广东潮州与汕头两地居民大批赴南洋经商、打拼,也将沙嗲带回了潮汕地区,“沙茶”潮州话或闽南话发音近似“沙嗲”,而潮汕人将原本沙嗲使用烤过的花生研磨成粉,加入辣椒鱼露、虾酱、姜黄、椰奶、棕榈糖等香料熬煮的方式,改为降低花生粉的比例,并添加扁鱼、虾米等干式海鲜和五香、陈皮等中药材,再加入油以火炒的方式制成沙茶。曾龄仪提到,沙茶酱辣味轻微、海味浓郁,与牛肉形成绝配,亦遮盖了牛肉的腥味,延伸出沙茶牛肉与沙茶牛肉炉,变成潮汕地区特有的在地美食。

早年西门町沙茶火锅店在新春时,请来舞狮团庆祝开工,可看到过去沙茶火锅店将火锅配料名称以木板挂在店外。(图片提供/吴振豪,陈宇睿翻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少潮汕人被国民政府委任来台接收糖厂,也有人来台行商,更多人是1949年随国军撤退来台。曾龄仪提到,许多人到了台湾就开始卖起了家乡味,从沙茶炒面摊贩开始做起,逐渐演变成开沙茶火锅店,至此沙茶开始在台生根。

然而在当时台湾人常有不吃牛肉的习俗,沙茶火锅店早期仍多是以同乡和外省族群消费居多,因此许多沙茶火锅店也开始兼卖猪、羊肉,直到1970年代才因本地忌食牛肉的风气改变,沙茶火锅成为不分族群所喜爱的锅物,至今沙茶火锅店仍是以牛肉做为主要推荐的肉品。早年沙茶火锅店多是同乡聚会的首选,甚至“西市汕头馆”就是新竹潮州同乡会联络处,但随着乡亲凋零,今年已停止运作。﹙记者陈宇睿/摄影﹚

曾龄仪提到,早期的沙茶火锅多是将沙茶酱直接加入火锅中,但因本地饮食习惯对于沙茶直接入汤头里的味道不适应,所以目前沙茶火锅店多不加入沙茶到汤头中,而是强调自制沙茶酱做为沾酱的美味(每间火锅店的沙茶制法与成分都稍有不同),汤头多以大骨汤加上扁鱼、洋葱番茄等食材熬制而成,而潮汕地区靠海,因此擅长以海鲜加工制品入菜,故鱼饺和鱼丸的鱼浆制品也是沙茶火锅店的特色之一。

沙茶酱源自于东南亚的沙嗲酱,以花生粉再加入白芝麻等原料和香料磨碎或酥炸绞碎后,加入油与盐煎炒而成。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自由时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23/189330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