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吴惠林:第三章 经济学第一原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经济的幸福力—新生活经济学

作者:

在稍微了解经济学的意义及其功能之后,或许读者已准备要进入研读经济学了。而由第一章中已经隐约得知,任何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做“选择”行为,而一般人应该都希望得到“价廉物美”的东西。到底价廉物美的意义何在呢?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价廉物美是一种感觉,存在每一个人心中,不同人之间很难比较,甚至于无法比较。”同一个时候,同样的一种物品,某甲认为一百元已是物美价廉了;而某乙却可能觉得七十元才是价廉物美的。

原因无他,该物品在某甲的心目中比在某乙的心中价值高,这也就是说,同一种物品,在每个人的心中是各有所“值”的。即使是相同的一个人,在“不同时候”对同样的一种物品,也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因此,若依各个人的主观决定,任何事情就很难相互比较了,为了能作“客观”的比较,我们必须假定一些可以“共同”接受的标准来遵守。在诸多标准中,“价格”就是最重要的一种。

就以“价格”这个准则来看,上面的例子中,七十元的物品比起一百元的同样物品就是“价廉”,或者是“便宜”的意思。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也都以这种“货币”的价格作为便宜与否的标准。但是,这样的说法,是否就是“真便宜”呢?我们就由一个例子谈起。

消费者愿意排队用餐,一定是根据“边际”法则决定的

艾克兰德和拓利逊两人所著作的《经济学》教本中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二00五年八月底卡崔娜飓风肆虐之前的美国纽奥尔良(New Orleans)是一座以美食闻名的城市,许多著名的餐馆林立,其中有一家名叫卡拉脱里(Galatoire’s)的法式餐馆又比较特殊。特殊之处在于,虽然供应大家一致公认的高品质食物,但与其他有名的餐馆相较之下,其价格却被认为相对的低,而且所谓的低价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

在“货币价格”的准则及一般人看来,这家餐馆的食物就是物美价廉了,不过,再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并不是说店主耍诈,也不是说另外巧立名目收费。原来,这家餐馆自成立以来未曾扩充,但因声名远播,闻风而来的顾客愈来愈多,于是,每当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时间,该餐馆外面就大排长龙,而且跟别家餐馆不同的是,这一家店不接受事先订位,也不接受信用卡(完全是现金交易),直到数年以前还规定男顾客需打领带或穿西装,甚至禁止女客人穿长裤进入呢!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重新估算在这家餐馆用餐的“真正价格”了。除了菜单上的标价和小费外,排队等待的“时间成本”(不要忘记,时间对于任何人而言是种极为稀少的资源,尤其对高所得者更是,因为如果将排队的时间去做别的事,会有报酬,而所得愈高者其单位时间的报酬也愈高),着装赴宴所费的时间和其他的成本(如受拘束的感觉之精神成本)都需要考虑在内。而且,抵达该餐馆时队伍长短的不可预测性,也是估算真正价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将这些应算而未算的成本加进来,在该餐馆用餐是否还会算是低价呢?当然,如此而得出的真正价格一定高于菜单上的标价。类似菜单上的价格就是日常通用的“货币”价格或“会计”价格;而将各种成本加总之后的价格则是经济学上所用的“充分”(full)价格,或者机会成本概念的价格。因此,表面上看来是便宜的东西,在经济分析的审视下,并不是真便宜呢!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机会成本,因而每个人所应支付的充分价格也不一定会相同。此时也应更能了解机会成本和充分价格不应只是经济学的专门用语,而应是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知识。

如上所言,时间成本比较高者,充分价格也比较高;不喜欢盛装用餐的人,充分价格也比较高,到底如何加以估算,是很难找到客观标准的。不过,可以断言的是,消费者之所以愿意排队在该餐馆用餐,一定是根据“边际”法则决定的。在此例中就是说,这个消费者之所以愿意进到该餐馆用餐,他一定认为选取这种行为所能得到的收益至少等于所要花费的成本,虽然确切的数据难以测量,但每一个人一定有一个数字存于他(她)心中。

不只是上餐馆有货币价格和充分价格之分,任何一种消费物品和劳务的行为都是一样。过年过节,我们常见的百货公司打折贱卖,不是人潮汹涌、货一售出概不退换,就是不准试穿或有瑕疵。除了这些常见的事例外,日常生活中也随时可见相同的例子,让我顺手再举个身边的实例说明。

一个流动摊贩的例子

数年前,在寒舍楼下街角,有位卖卤味的流动摊贩,其制品不但味道好,而且价钱低于一般水准,但他每天晚上过了九时才会出来,而且每天有一定的卖量。有什么情况发生,相信大家一定能猜测个大概:九时未到,该街角就已聚集排队人群,如此,能买到者不是已经多付了排队等待的代价了吗?何况说不定还买不到呢!

这个例子并非个案或特例,日常生活中时常可见“免费”、“一元便当”等等噱头。究其内涵终究可以归结到“天下没有便宜货”这一条铁律。那么,为何我们实际上支付的价钱不是像看得见的货币价格那样?除了人的主观价值难以客观量化外,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时间这种资源。对于时间的重视,将之视为稀少投入品,加以引入个人行为作严谨分析的,是人力资本理论学者、一九九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G.S. Becker,1930~2014)教授的重要贡献(先驱者则可推至奥国学派的学者)。也就是由于贝克将时间因素巧妙的引进个体经济分析,乃使经济学突破传统的窠臼,而且稳住了自由经济理论的地位。

捡便宜货,先打打算盘

不过,虽然没有一般人所谓的“便宜”这回事,但对每一个人而言,每一种行为却应该都是“值得的”。道理很简单,在所具备的知识、情报、所得,以及外在环境的限制等等条件下,你之所以会“自愿”去做某种行为,一定在脑子里已衡量过“收益大于成本”,至少两者是相等才会去做。而个人往往是认为“得到的”高于“付出的”,这也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值”的基本道理。这也就是下一章我们将介绍的“理性的人”的“理性自利”准则。

在社会上,类似上文分析的“天下没有便宜货”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名言所形容的情形。即使是别人“免费”招待(不必自己支付饭钱)的午餐,而且又派专车接你赴宴,最起码你还得花时间享用这顿午餐,而且也须顾及坐车时间和欠人家一份情,这些因素所显示的成本,就会使你“白吃”的代价不知有多少了。如此看来,机会成本概念下的“充分价格”才真的是人的行为之准绳。

不管是有形或无形的资源,都必须付出代价才可以使用

经由以上的分析,“便宜”或是“免费”的说法似乎很难站得住脚,或可说根本不存在。原因何在?追根究柢,还是回到经济学的根源:稀少性。不管是有形或无形的资源,都必须付出代价才可以使用。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我们在上文也提过的,对每个人来说,自愿成交的“交易行为”在交易发生的当下都是值得的。在此种概念下,在当事人的心目中,这些行为不是也都可说是“便宜”的吗?否则根本不会去做。

因此,若由个人“主观”的立场来看,任何自由自在发生的事,在当事者的眼里都是便宜的,不过,这种便宜的算法并非日常生活中以“货币”价格所表示的,而应该是由机会成本概念计算出来的“充分”价格。再以先前所举的餐馆例子来说,一定有些高所得而且又是美食者的人,没有进到该餐馆去,因为餐点的货币价格,对这些人来说虽低,但充分价格却非常高,他们觉得,到这里用餐一点也“不便宜”呢!

任何人都有一种以上的选择机会,但却只能择取一种

最后,我们再对这个经济学里第一个基本原则——机会成本,作进一步的解说。

在某一个时点,任何一个人往往都有一种以上的选择机会,譬如现在你就必须在“看这本书”、“看电视”、“闲逛”、“睡大觉”等等方式上作选择,但却只能择取一种为之,而你现在就是在看我这本书,于是放弃了其他的选择机会,那么,你看我这本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呢?由于若你拒绝念我这本书时,有“看电视”、“闲逛”……等选择机会,但也只能择一种最喜欢的为之,譬如说你选了“看电视”。如此,你读我这本书所花费的代价或所遭受的损失就是不能看电视了,那么,看电视所能带给你的好处就是你看我这本书所要花费的“机会成本”。

我们再杜撰一种情况来说明,假设有甲、乙、丙三种可供选择的工作,甲工作的报酬为每小时一百元,乙工作为九十元,丙工作为八十元。这个时候,在其他条件都相同下,我们当然会选甲,而必须放弃乙、丙,于是甲的机会成本就是乙、丙中报酬较大的一种,也就是九十元。同理,乙工作的机会成本是一百元(即甲工作的报酬)。而丙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呢?答案也是一百元。想通了吗?若想不通,请再重看本文一遍或几遍。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英语最被熟知的是来自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一本文集的书名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中文则据知是由高希均教授最先引用的。不过,这句话早在一九一一年就由已故的廿世纪全球首富兼慈善家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 SR.,1839~1937)写给其儿子的信明示出来,兹将全信摘录如下:

亲爱的约翰:

我已经注意到那条指责我吝啬,说我捐款不够多的新闻了。这没什么,我被那些不明就里的记者骂得够多了,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无知与苛刻。我回应他们的方式只有一个:保持沉默、不加辩解,无论他们如何口诛笔伐。因为我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坚信自己站在正确的一方。

每个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要问心无愧。有一个故事或许能够解释,我很少理会那些乞求我出钱来解决他们个人问题的理由,更能解释让我出钱比让我赚钱更令我紧张的原因。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家农户,圈养了几头猪。一天,主人忘记关圈门,便给了那几头猪逃跑的机会。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以致开始威胁经过那里的行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闻听此事,很想为民除害捕获它们。但是,这些猪却很狡猾,从不上当。

约翰,当猪开始独立的时候,都会变得强悍和聪明了。

有一天,一个老人赶着一头拖着两轮车的驴子,车上拉着许多木材和粮食,走进了“野猪”出没的村庄。当地居民很好奇,就走向前问那个老人:“你从哪里来,要干什么去呀?”老人告诉他们:“我来帮助你们抓野猪呵!”众乡民一听就嘲笑他:“别逗了,连好多猎人都做不到的事你怎么可能做到。”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回来告诉那个村子的村民,野猪已被他关在山顶上的围栏里了。

村民再次惊讶,追问那个老人:“是吗?真不可思议,你是怎么抓住它们的?”

老人解释说:“首先,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间放一些粮食作陷阱的诱饵。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过来,闻粮食的味道。很快一头老野猪吃了第一口,其他野猪也跟着吃起来。这时我知道,我肯定能抓到它们了。”

“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点粮食,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像幽灵般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那白吃的午餐很有诱惑力,所以不久它们又跑回来继续大吃起来。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了。此后我要做的只是每天在粮食周围多树起几块木板,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

“然后,我挖了一个坑立起了第一根角桩。每次我加进一些东西,它们就会远离一些时间,但最后都会再来吃免费的午餐。围栏造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而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虑的走进围栏。这时我就出其不意地收起陷阱,那些白吃午餐的猪就被我轻而易举地抓到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简单,一只动物要靠人类供给食物时,它的机智就会被取走,接着它就麻烦了。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人类,如果你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枴杖再等上几个月就能达到目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给一个人免费的午餐,他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别忘了,每个人在娘胎里就开始有被“照顾”的需求了。

是的,我一直鼓励你要帮助别人,但是就像我经常告诉你的那样,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供养他一天,但是你教他捕鱼的本领,就等于供养他一生。这个关于捕鱼的老话很有意义。

在我看来,资助金钱是一种错误的帮助,它会使一个人失去节俭、勤奋的动力,而变得懒惰、不思进取、没有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当你施舍一个人时,你就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就抢走了他的命运,这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作为富人,我有责任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使者,却不能成为制造懒汉的始作俑者。

任何一个人一旦养成习惯,不管是好或坏,习惯就一直占有了他。白吃午餐的习惯不会使一个人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赢的机会。而勤奋工作却是唯一可靠的出路,工作是我们享受成功所付的代价,财富与幸福要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想编写一本智慧录,以飨后世子孙。一天,老国王将他聪明的臣子召集来,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我要你们编写一本各个时代的智慧录,去照亮子孙的前程。”

这批聪明人领命离去后,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堂堂十二卷的巨作,并骄傲地宣称:“陛下,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录。”

老国王看了看,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担心人们读它会不得要领。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费去很多时间,几经删减,完成了一卷书。但是,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次浓缩。

……

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减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则变成一句话。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而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人们知道出人头地,要以努力工作为代价,大部分人就会有所成就,同时也将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白吃午餐的人,迟早会连本带利付出代价。

一个人活着,必须在自身与外界创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点尊严的东西。

爱你的父亲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格言的意涵,也与我们熟知的“有得必有失”异曲同工,亦即任何事都有代价,都要支付成本。

本章就机会成本这个经济学里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以生活化的方式作扼要解说,其间只指出个人会在众多选择中挑出一种,但如何挑法却未能交代清楚,这也就是下一章的主题——行为人的基本心理法则——“理性自利”,亦即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原则。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08/195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