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40岁后骨量开始流失!骨头“酥了”还能养回来吗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中国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骨质疏松已然成为对中老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且存在诊断率低、治疗率低、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低的三低问题。与很多人认为的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化的自然现象不同,这其实是一种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即使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后,也是可以得到治疗并降低骨折发生率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梅副主任来了解下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特征

40岁以后,人体的骨量往往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超过了50%,男性超过了10%。女性患病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是男性在青年阶段达到的骨量峰值比女性高,同时女性绝经后存在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5-10年呈现快速的骨丢失状态,但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发生率,在男女两性是接近的。所以40岁之后,大家就要开始重视骨骼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了。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患者如在轻微外力下就发生骨折了,这时可考虑已经罹患了重度骨质疏松症;

对于没有发生骨折的中老年人,可通过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量的骨密度来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通过骨密度检测不仅可以测量出人体的面积骨密度值,还能测出与同龄、同性别人相比,我们的骨密度T值,根据T值可以诊断是否患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的状况。

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持续性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研发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现在临床上已有多种药物。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药是钙剂和维生素D,在此基础上,还有抑制骨头丢失、促进骨头形成以及双重作用的三大类药物。骨头中含有丰富的钙质,使得骨骼有硬度,所以钙剂是治疗基石,但仅仅补充钙剂是不足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率的。

骨密度检测是用药的依据,医生会根据骨密度结果和多重临床风险因素评价骨折风险,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计划,给予不同强度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补充钙和维生素D后,如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了强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骨密度是可以增加的,骨头会变得结实,骨折风险也会明显下降。

骨质疏松的日常管理

钙的选择首先要看钙元素的含量;其次看钙片的类型,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需要的钙元素为每天1000毫克,除了饮食摄入外通常还需额外摄入钙元素500-600毫克。现在临床中较多用碳酸钙,因为它的含钙量较高,如摄入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其他形式的钙剂也是可以。此外,也可以选择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质,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浆、虾皮、虾酱、深绿色蔬菜等。但大量喝骨头汤补钙是不对的,骨头中的钙往往是难以溶解的,且骨头汤中往往有很多脂肪和嘌呤,对健康不利。

补钙的同时,还要重视补充维生素D。比如盖一栋房子,砖、水泥等材料就相当于钙剂,但光有材料房子是盖不起来的,还需要搬运工,维生素D就相当于搬运工。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而且能够促进钙质沉积到骨头上,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维生素D缺乏也是不容忽视的。维生素D主要是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的,建议大家要适量多晒太阳。同时老年人可以关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如明显低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才能让补钙更有效率。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而90%的骨折都是在跌倒后发生的,因而老年人务必要防跌倒。在此,我们呼吁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避免地面不平整,考虑安装地灯,卫生间墙面安装扶手,尽量采取坐浴等。

骨质疏松防治的误区

有些人认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老年人不能补钙,实际上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会进行严格饮食控制,可能使得饮食摄入的钙不足,且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高,更要考虑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控。但有两种情况是不太适合补钙的:一是部分心力衰竭、正在服用洋地黄类强心剂的患者,二是高血钙、高尿钙的患者。一般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补钙是没有禁忌的。

骨骼能够支撑身体,保护重要内脏器官,完成运动功能和造血功能,近年来研究还发现骨骼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通过分泌骨源性因子来调控能量代谢,所以关注骨骼健康非常重要。希望能够通过加强骨质疏松知识的普及、提高人群对疾病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症的诊断率、治疗率,切实减少骨折发生,为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搜狐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10/196396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