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国癌症高发,是蚝油惹的祸?医生忠告:这3种调味品,尽量少碰

“你是不是想害死我儿子!”

丽丽和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差,婆婆嫌她天天不做饭不做家务,十分心疼儿子。

一天,丽丽实在是被婆婆念叨烦了,想着给丈夫做顿饭让他下班回家就能吃上热乎的。

对着菜谱忙活半天,临出锅时加了点蚝油被婆婆看见了,她直接怒斥丽丽说蚝油是致癌物

婆婆的骂声让丽丽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跟她吵了起来,双方谁也不服谁,到底蚝油会不会致癌呢?

一、中国癌症高发,是因为调味料吃多了?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名列前茅,不少人说中国癌症高发都是吃出来的。很多常见的调味品也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甚至被认为会致癌,如蚝油、味精、酱油都是“致癌榜单”里较为常见的,然而这些调味品真的会致癌吗?

•蚝油

传言称,蚝油内的谷氨酸钠在加热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该物质是一种致癌物,长期食用会增加身体的患癌风险,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谷氨酸钠在日常其实很常见,很多肉类、蔬菜内都含有。其在加热到120℃以上时的确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并不是致癌物,只是会让蚝油失去本身的鲜味。

日常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蚝油开封后要及时冷藏,其内里含有的多种有机酸、微量元素在常温下容易氧化分解,有被微生物污染腐败、霉变的风险,长期摄入变质的蚝油,才真正会增加身体的患癌风险

•味精

味精会致癌的说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于一位美籍华裔医生,他自称每次在中餐馆吃完饭后会有心跳加速、体力不支以及麻痹感,认为与餐馆使用的味精相关。还有个说法则与蚝油的类似,传言称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加热后形成的焦谷氨酸钠具有致癌风险。

这两个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焦谷氨酸钠本身也不是致癌物,只是会让味精失去原本的鲜味而已。

但的确有很多人在吃完味精后会感觉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这很可能是因为摄入了过量钠元素所致,1g盐内约有393Mg钠,1g味精内有136mg钠,日常添加味精的同时还会加盐,没有控制量很可能会导致钠摄入超标,让人感觉口干舌燥,这本身不是味精的问题,不要让它“背锅”。

•酱油

传言称,酱油内有4-甲基咪唑、亚硝胺等致癌成分,长期摄入会增加身体的患癌风险,这是真的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酱油内容物都有明确的标准,只要是符合标准的,则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的风险。至于亚硝胺成分,是由酱油内的亚硝酸盐与其他食物内的蛋白质结合生成的,但只要适量摄入酱油,并不会让身体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也不会带来额外的致癌风险,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我们不能盲目抛开剂量谈毒性,这是不科学的做法,日常也不要轻信谣言,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二、这3种调味品,才是真不敢乱用

在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其实是这几种调味品,非必要情况不建议大家食用。

1、自榨油

不少人觉得自榨油比购买的油更香醇,但自榨油也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因为自榨油的原材料可能有保存不当变质、发霉的情况,这些变质的原材料或会含有黄曲霉素,导致油脂也被污染。而小作坊没有精炼的设备,无法将油脂内的黄曲霉素、杂质等过滤清除,食用后很可能会威胁健康。

2、鱼露

鱼露其实就是鱼酱油,具有很高的鲜美度。但有研究发现,鱼露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发酵,发酵会产生乙酸乙酯,大量摄入会给鼻咽喉、肝脏、肾脏带来不良刺激,容易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时间长了还可能导致癌变

3、配制酱油

配置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题,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制成的液体调味品。这类酱油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几率会出现氯丙醇污染,该物质具有急慢性作用,还有一定遗传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

三、如何分辨调料是否变质?

调味品在开盖后会不断与空气内的微生物接触,内里的一些营养成分可能会氧化分解,甚至变质。我们该如何去分辨厨房内的调味品是否变质呢?

1、固态调料

如若调料出现结块、哈辣味、颜色变化或是口感变化,很可能是变质引起。

2、液态调料

液体变得浑浊,有沉淀物或是气味变得奇怪,都可能是变质所致。

3、半液态调料

调味品有酸腐味,或是下层有明显的沉淀物,则不要继续食用。

生活中,建议调味料都不要放在灶火旁,最好是用密封的容器单独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同的调味品要注意分开存放。

调味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它的谣言我们要注意区分,切不可因为莫须有的谣言而影响生活。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39健康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24/199470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