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陇西逃荒人王兰芳访谈

作者:

受访人:王兰芳,女,76岁,陕西省户县涝店乡里贤庄人。逃荒前为甘肃省陇西县玉峰乡前进大队人。

时间:2013年9月8日。

录音长度:26分钟。

采访地点:陕西省户县涝店乡里贤庄。

大饥荒饿亡者:杨老四,男,30多岁,甘肃省陇西县玉峰乡前进大队人,饿亡。王兰芳,杨妻,女,30多岁,甘肃省陇西县玉峰乡前进大队人。王兰芳的二伯、二娘、三娘、三娘的一个男娃娃等,甘肃省陇西县玉峰乡人,饿亡。死亡人数、姓名、年纪不详。

依:姨,你多大了?

王:七十六了,我属虎的,我名字叫个王兰芳。我来了好多年了,我以前在陇西县,陇西县大得很,以后又把我们分成小县,旧社会是一个县。解放了,人家说太大了,就分出去了个漳县。

依:你在陇西哪个乡?

王:陇西玉峰乡前进大队,名字还好听得很。

依:你在家的时候生活怎么样?

王:爷!五八年还可以,到了五九年是翻箱倒柜,那是国家的政策下来了。本来咱那个山区地方地里粮食就打得少,那些干部表现积极哩,书记说一亩地打一千斤。咱那山区地,能打上三四百斤都是好的。我看见人家做了一个大船,把那个麦糠往里面放,上面铺上些麦子,就说是麦,都是假的,哄人哩,说空话哩。以后粮食就拿完了,拿完了就把人饿着。到了五九年的快过阳历年的时候,来人就翻箱倒柜把粮食都拿完了。到了阳历的二月,没有见到一星星面!地里的野菜,都挖得干干净净的,一下都吃了。一下子把人饿的。

依:没有吃的了,你们吃什么度日子?

王:没吃的了,人凑合着能动弹了,咱那里有那个苦曲菜,都挖的吃光了。给猪晒干的苦曲菜都吃上了,把那个榆树皮一刮,剁成块块,到磨子里一磨就吃那个面。柳树叶子做的糊糊,苦得吃不下去,但是你肚子饥,不吃也得吃。只有砖头、石头吃不下去,再啥都能吃下去,只要肚子里装上好受一点。把玉米芯磨成面,和榆树皮面和在一起,熬成糊糊喝。唉——!咱把可怜受多了。

依:你敢偷队里的苞谷、谷子、穗子吗?

王:哪里有嘛?统一都是没有吃的。人家书记、会计、村长,人家还生娃哩,就可怜了个咱农民。我到街道上,捡到一个小狗娃,我妈说:“你把那个弄回来弄啥?”我说:“猫儿也吃哩,狗儿也吃哩,人家把狗踩在脚低下多受罪。”我妈说:“你不要给我说这个话,扔出去。”人都没有吃的嘛。

依:你村里有饿死的人吗?

王:爷!五九年,五九年,五九年快过年的时候,没有见过个面。到六零年饿死的人多得很。我看见一个小伙子,就坐在墙边,就那么溜倒死了。前面死的人还有人给埋,后面死的人就没有人给埋了。娃娃、大人都没有人埋,就叫狗吃了。

依:你看见了吗?

王:当然看见了。看见残忍得很。有一家子人,和我们有些亲戚关系,早晨,队长说:“你去看一看,那家子门还没有开,看看咋了?”我嘴上没有说,心里说:“唉——!怕是都死了,不死他早晨起来就开门了。”我去把门一开,两口子这头睡着哩,一个娃还爬在她妈身上吃奶哩,还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子在另外一头睡着。我不敢看,不敢看,可怜得害怕。我出来,我说:“人完了。”队长说:“啥完了?”我说:“这两口子都死了,小娃子还爬在她妈的奶头上吃奶哩。那个小女子还睡觉着哩。”这是我姑婆的兄弟家,队长说:“你去,把那个娃抱出来。”我说:“把娃抱出来?我也没有吃的,把那个娃抱出来弄啥?”两口子饿死了,娃娃还在他妈奶头上吃奶哩。

依:两个娃娃多大了?

王:娃才一岁,女娃三岁,啥都不懂。书记说:“你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办法,给国家送。”办了个孤儿院,叫娃先吃些,就把两个娃娃送到孤儿院……我那一年回去,那两个娃娃把我叫姐。我说:“你是谁?我都不认识,你大是谁?你说说名字,我就知道了。”

依:他爸叫什么?

王:他爸叫个杨老四,他妈叫个啥?不记得了。现在这两个娃都五十多了。

依:你自己家呢?

王:我娘家二十几口人,死了几个人。我三爸的一个娃,我兄弟死了。还有我一个妹子,我二伯,我二娘,我三娘,还有两个娃,也死了。都饿死了,我都不敢提,一提我心里就难受得很。自己的亲人嘛。我家就留下我兄弟、我妹子,还有我。

依:你是哪年来的?

王:唉——!我是六二年过来的。

依:你来的时候已结婚了吗?你都二十四五岁了?过去的事情了,不怕。

王:说起来是结婚了,没有在一起。还没有娃哩,我不爱去他家里。以后受了饿了,他家里也有老人。我对老人说:“我出门吃肚子去,过个一两年我就回来了。”我来陕西了,又不想回去了。我就让人写了个信回去给他说:“咱们各走各的路。”就算清白了。

依:你是自己来的?还是有人领来的?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记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15/205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