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吴惠林:《原富》VS.《国富论》

作者:

原富(国富论)(上)、(下)封面。(作者提供)

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之所以被尊为“经济学始祖”,就因为他在1776年出版的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The Wealth of Nations)这本旷世巨著经典。该书被全球知名的产权经济学大师张五常教授认为“迄今最好的一本经济书籍”。

“原富”到“国富论”

这部经典出版126年之后才被译成中文传到东方,是翻译大师严复(1854∼1921)在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0月,以文言文译出,无新式标点符号而且是节译;1931年郭大力和王亚南两位先生合作将全文译出,以《国富论》为书名分为上下册出书。1968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再出版周宪文和张汉裕合译的《国富论》上下册。2000年时,谢宗林再重译《国富论》上册,2005年,谢宗林偕李华夏合译《国富论》下册。

《原富》这个最先的中文书名,似乎早已被《国富论》取代了。不过,这本经典的《国富论》这个通俗译名却很有值得商榷之处。严复所译的《原富》,是以文言文翻译,无新式标点符号,现代人想必难以读懂,但该书由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发行后,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却大为称赞说:“严氏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此书复经数年之心力,屡易其稿,然后出世,其精美更何待言!”何况严复又有“翻译大师”美名,译作自然符合其自订“信、达、雅”的标准,再者“原”在文言文中有“往上或往根源追究”的意思。所以,《原富》这个译名应该是很恰当的,也充分表达原著的旨意,毕竟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这个长长的原文书名,旨意就是“探索“The Wealth of Nations”的本质及其肇因”,主角是“the Wealth”,亦即“财富”,问题就在“谁的财富?”史密斯明确指出是“Nations”,关键点就是这个小小的“s”。

很有待商榷的“国富论”译名

已故的自由经济前辈、《自由中国》半月刊主笔夏道平先生(一九○七—一九九五),在一九八八年十月十日于中华经济研究院出版的《经济前瞻》上,撰写了〈经济学者应注意的一个小小“s”〉这篇短文,内容是由他写给某刊物文稿中提到史密斯的这本经典名著,他用严复的中文译名《原富》,却被编辑改为《国富论》,所引发的感想。夏先生说他知道《国富论》这个中文译名在早年中国大陆和后来在台湾印行的版本都用,但他不愿用它而乐于用《原富》。夏先生表示,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在观念上却会衍生对立的差异,以致在政策上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问题就发生在原著的书名中“Nations”这个字的尾巴“s”是否有受到重视。

夏先生郑重严肃的指出,这个小小的“s”之有无,关系到这本书所讲的是什么经济学:是国际主义的,还是国家主义的?这的确是个很重要的区分。夏先生说:“代表古典学派的亚当.史密斯,失败于他的价值论;而他的伟大处,在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在于理想中的国际主义;从而他排拒集体主义的思想方法,排拒国家主义的偏狭立场。所以当他讨论财富问题的时候,他不以一国为本位(尽管他书中讲到的一些“事例”大都是英国的),而是着眼于多国。因此他在这部书名上用的“Nations”是多数式的。”

国际主义VS.国家主义

因此,夏先生认为《原富》这个译名,虽未显示出那个小小“s”所蕴含的国际意义,但不至于误导到经济国家主义。而用《国富论》这个译名中的“国”字,却可能有这种危险。这是因为中国文字的名词,其本身没有单数式和多数式之分。夏先生强调说,这不是他在咬文嚼字,也不能说他过于顾虑。事实上,当代各国的经济学者,尽管不会不知道李嘉图所发现的“比较利益法则”,但是,其中能够一贯地忠于知识,而其意涵和言论不被政治神话中的“国家”阴影所笼罩者,毕竟还是少数。

夏先生于是在文末语重心长地说:“此所以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几乎没有不是以邻为壑,而弄得国际市场秩序—自动调整的市场秩序,经常陷于混乱。而且在混乱中的对策,不是苟且式的牵箩补茅屋,就是荒唐的抱薪救火。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发生,仔细分析,即可看出经济国家主义之作祟。基本的利益法则,是没有国界的,如果它一时受阻于国界,其终极的后果是大家受害。”

我非常认同夏先生的说法及其疑虑,尤其对照当前的世界,各国都在从事货币战争,也在进行经济战争,新重商主义的“国家经济主义”弥漫全球,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国际经济谈判司空见惯,自由贸易受到抹黑、讪笑。二○○八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克鲁曼(P. Krugman,1953-)刚出道时,由其“国际贸易”专业领域立场,大力针砭“经济国家主义”,对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佘罗(Lester C.Thurow,1938~2016)大力挞伐。佘罗在一九九二年春出版的《世纪之争》( Head to Head)一书畅销全球,被克鲁曼认为与该书副标题“一场即将来临的经济战争”密切相关,该书并获得当时的美国总统柯林顿及许多有影响力人士的支持,可见“经济战争”、“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战争”普受认同。本来,将经济“竞争”比拟成“战争”,是“非经济领域人士”的习惯,优胜劣败的达尔文(Darwin,1809-1882)进化论也不适用于经济界,但佘罗这位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竟带头鼓吹,这对亚当.史密斯的经济学是一种反动。正如克鲁曼所言:对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来说,把国际贸易当作与军事敌对相似的战争观点,听起来是非常奇怪的。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现实世界是有许多贸易冲突和“策略性贸易政策”的事实,这也是各国政府决策者、商业领袖,以及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看法,也就是这些地位关系重要的人士抱持“贸易是类似军事战争”的观点,他们基于自身的利益,对于“竞争是互利的道理”故意无视或全然无知,于是“商战”不但在舆论上居绝对优势而流行,也表现在竞逐“国家竞争力”上,致使“贸易保护”成为常态。其实,这也正是重商主义和新重商主义者的论点及主张,是亚当.史密斯反对,甚至要破除的。

所以,将史密斯的这本经典用“国富论”这个中文译名,的确有“一国本位”的味道,与史密斯的“多国”、“全部国家”的本意有所扞格,而夏先生的提醒也非小题大作,而应严肃辨正。

虽然曾有学者辩说史密斯当时的英国,拥有许多殖民地,因而史密斯所指的多国还是只指大英国协。不过,纵使如此,一来“日不落国”几已包括全球,二来不分本国、殖民地都一视同仁。因此,既然史密斯意在探寻财富的本质和起源,当然含括的对象就是诸多国家的人民,亦即如何让全球民众都能得到愈来愈多促进生活福祉的财富。

“以邻为壑”的“经济国家主义”

《国富论》这个中译名的确容易被误导到“经济国家主义”,让各国的领导者及其人民只顾自己国家的财富之增进,于是在观念的错误引导下,衍生出“保护主义和保护政策”,而“以邻为壑”的不幸后果也就层出不穷。夏先生特别提醒我们注意: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发生,仔细分析,即可看出经济国家主义的作祟。

史密斯的经典大作讲的是“分工合作”,由之引出的基本经济法则,也应该是没有国界的,一旦不幸受阻于国界,其终极后果是大家都受害。二十多年来 GATT(关税暨贸易总协定)、WTO(世界贸易组织)不断地推展自由贸易,“经济无国界”已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民族国家在经济事务上似乎走到终站,但在二十一世纪却又走回“经济国家主义”,此时再回头检视史密斯这本经典钜着的中译,确实更饶富意义!

那么,《国富论》这个通用的中文译名是不该再继续使用了,但选用什么译名较恰当呢?在没有更好的译名出现前,让我们回头使用伟大翻译名家严复先生最先用的《原富》吧!该译名虽未能点出“多国”、“全球人民”的国际意义,但却传神地点出“财富起源”的原味,而且“富”既未特指,自可适用多国。在此我们也应已见识到“文字、语言的魔力”,以及“翻译”的重要性。

返还“原富”

其实文字、语言的威力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碰到,其关乎文化、生活习惯是无可置疑的。近来台湾多所大学强迫用英文教学、中研院的院士也曾倡言以英文写作和多用数学,以及“翻译”向来在台湾都被视作不登大雅之堂,更长期受学术界鄙视。趁此反省《原富》中译名的机会,顺便呼吁大家以富于内涵的思考态度,严肃看待这些影响深远的课题。

史密斯这本经典的中文译名由“原富”到“国富论”,虽和史密斯的原意背离,但和现实世界却较为相符,此也印证现实人间向下沉沦,社会上充斥争权夺利、冲突、敌对,甚至“人人为近敌”,而“国富论”的译名难免有推波助澜之嫌。既然二○○○年又再重译该本经典的上册,二○○五年再译下册,而且又是好友谢宗林主其事,他也是夏先生的知音,为何没趁机至少回到“原富”这个最初的较适当译名呢?“国富论已经普及,换名就不被人知晓了!”或许!但,即使新出版的译本内容较能正确诠释史密斯的原意,译笔也佳,较合乎“信、达、雅”,但厚厚两大册,现代人很难耐心读完,何况如经济名家哈利.强森(Harry G. Johnson,1923-1977)在一九六一年五月,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这本全球数一数二经济学术期刊发表的“The General Theory After Twenty–five Years”这篇论文中所说的:“大凡被称为经典名著,就是每一个人都听过,却没人真正看过的书。”(……a classic–meaning a book that every one has heard and no one has read.)如此一来,对于这世代和未来世代的华人就可能被误导了,因而我觉得有必要一再将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也盼望不要再用“国富论”这个译名了!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05/193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