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长篇连载 > 正文

餐桌上的世界(55):兰州拉面

节目长度:12分30秒

【兰州拉面】

好吃的兰州拉面,需具备五项要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也就是“汤汁清、萝卜白、辣椒红,葱花绿、面条黄”。白嫩的萝卜是兰州拉面的一大特色,萝卜的清甜,与香辣醇的汤汁,可说是天生绝配。

兰州拉面的历史噎有85年,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当时他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放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接着他开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卖了,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面汤突出一个清字,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马保子经营10年后,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振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

识别兰州拉面的正宗与否,要一看有没有进店免费一碗汤,正宗必有赠汤,那牛羊肝的汤是明目的,西域人多目光如炬,显然与喝此汤有关;二看牛肉拉面的汤是否清,汤浊就不是正宗了。

要是说最有名的面,那兰州拉面无疑是天下第一。中国之大,风俗各异,口味千差万别,但几乎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够找到兰州拉面的面馆。从新疆到山东,从东北到海南,喜欢拉面的朋友,到处都可以找到兰州拉面。拉面的特色呢,简单地一句话概括:汤浓面筋辣子红。
兰州拉面,最正宗的当然是兰州了,不过很奇怪的是,好像在甘肃别的地方,拉面远远没有天下第一面的威风。西安的拉面也不错,大都是回民开的,蓝布条幅做的门头,上书六个大字“正宗兰州拉面”。在河南,拉面也很流行,城里好几家拉面馆,味道绝对正宗。尤其是在夏天,一碗拉面在手,浇上红红的辣椒油,洒上翠绿的香菜,喝着道地的牛骨浓汤,吃的口唇麻辣大汗淋漓,是非常 “过瘾” 得了!

兰州拉面,一般都是小面馆,地方不大,几张桌子,经常是夫妻店,老公揉面拉面,老婆端盘收钱。投资不大,赚钱不多,客人图的是实惠,老板发点辛苦财。这几年,有些有眼光的人也开始做连锁,只要名气大,环境好,卫生佳,铁定能赚钱。

兰州拉面,在兰州有绝对的号召力,是面食中当之无愧的王者。而在其他地方,拉面最多能占当地面食的半壁江山。陕西是炒面、油泼面、臊子面当家;山西是刀削面为主,也都各领风骚;四川是担担面、燃面;安徽是青菜面、拆骨面、小刀面的天下;河南有郑州羊肉烩面,上海有排骨面、阳春面。但总的来说,兰州拉面在各地的面食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流传范围之广,绝对当得起“天下第一面”这个称号。


【日本大豆】富含蛋白质可以预防癌症和骨质疏松症

典型的日本人早餐、午餐和晚餐都会食用豆类食品。大豆在日本用途极广,从酱油到植物油、豆腐、豆面酱,在以长寿著称的日本冲绳人,更是食用大豆的高手,每人每天摄入约60到120克的大豆。大豆最初是几千年前生长在亚洲热带地区,后来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种植。

大豆富含蛋白质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很高,这是一种类似于雌激素的物质,可以预防癌症和骨质疏松症。很多研究显示,大豆有利于心脏健康,FDA亦允许某些豆类产品的标签上注明有利于心脏健康。还有研究显示,含大豆的饮食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例如,与西方女性相比,亚洲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较小。

豆制品菜谱──丝瓜酿豆腐
<原料>丝瓜,南豆腐,盐、鸡蛋清、干淀粉、鸡精、鸡汤、水淀粉、香油、葱、姜
<制作过程>
1.将丝瓜去皮洗净切成小节,挖去瓤待用;
2.将豆腐控干水分,放到碗里,放入盐、鸡蛋清、干淀粉捣烂成泥,搅拌均匀成豆腐馅,葱姜洗净切成丝;
3.将豆腐馅放入丝瓜节里,上笼屉蒸8分钟取出;
4.坐锅点火倒油,油热放入葱姜丝稍煸,再放入鸡汤、盐、鸡精烧沸,水淀粉勾薄,淋入香油浇在酿好的丝瓜豆腐上即可。
※蒸丝瓜豆腐时,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丝瓜会变黄,豆腐起蜂窝变老就不好吃了。


【做菜时葱姜蒜的使用时机】

葱、姜、蒜、椒,人称调味的“四君子”,它们不仅能够调味,而且能杀菌去霉,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但在烹调中如何投放才能更提味、更有效,却是一 门高深的学问.

<肉食重点多放椒>
烧肉时宜多放一些花椒,牛肉、羊肉、狗肉更应多放。花椒有助暖作用,还能够去毒。

<鱼类重点多放姜>
鱼腥气大,性寒,食之不当会产生呕吐症状。生姜既可缓和鱼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时多放姜,可以帮助消化。

<贝类重点多放葱>
大葱不仅仅能够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够抵抗过敏。
不少人食用贝类后会产生过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调时就应多放一些大葱,避免过敏反应。

<禽肉重点多放蒜>
蒜能够提味,烹调鸡、鸭、鹅肉的时候宜多放蒜,这样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泻肚子.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722/21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