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在立秋这天,我国民间各地有很多传统习俗,需要我们后辈铭记。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立秋节气要“吃4样,做3事”,老传统别忘,顺应节气变化,平平安安地度过秋天。
"吃4样"
立秋吃茄子
虽然立秋后气候凉爽,但是“秋老虎”绝对不会歇着。所以对付秋老虎,要食用一些清热祛暑的食物,比如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茄子的做法不主张煎炒烹炸,如烧茄子,味虽美,但高温会造成茄子中营养成分严重流失,还会抵消茄子凉润的性质而使清热去燥的作用大打折扣。另外,由于茄子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立秋吃肉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经过了苦夏,人们的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把酷暑时消耗的能量补回来,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立秋吃饺子
立秋吃饺子,也是一种贴秋膘的吃法,在以前物资匮乏的时候,许多普通百姓心中的美味佳肴就是饺子,因为在夏季伏天人们的胃口普遍比较差,食欲不振,许多人都清瘦了,因此立秋吃肉馅的饺子,既能管饱,又能满足口腹之欲,补上夏天流失掉的营养。
立秋吃“渣”
有些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俗语老话讲“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因为秋天的时候早晚比较凉,饮食不注意,就会引起肠胃不适,导致拉肚子,将豆渣与应季青菜合煮做成菜,体现了民间老百姓对秋季腹泻有着很强的防范意识,这份黄豆的清香是伴随一些人长大的童年家乡味道。
“做3事”
1、晒秋
秋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新一季的丰收,随着果蔬成熟,就有了晒秋的习俗。北方有晒场,而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人们将新鲜采摘的红辣椒、绿豆角、紫茄子、黄玉米等时令蔬菜通通晾晒出来,五彩斑斓,寓意着一年的大丰收。
2、悬秤称人
古人立秋秤人,主要是为观察夏天的身体变化和保健的需要。经过炎热,倍受煎熬的夏天,人往往会因为食欲不佳,饮食清淡而瘦下来,而到了立秋这天,拿现在的体重和立夏前的体重对比,看瘦了多少。立秋“称人”既是为了检验孩子们一个夏天的成长情况,更是秋天开始“贴秋膘”的一个信号。而现在,称重早就成为家常便饭之事。
3、祭秋
祭秋是一种地方民俗,也称秋社,是立秋习俗之一。立秋前后,人们在家中或者田间地头摆上糕点、水果、馒头、米饭、酒水和香火,祭祀谷神和土地爷,祈求保佑庄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了劳动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