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不时不食|秋风至,食糖水以润之

七月节,暑去凉来

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虽已立秋,各地暑气未散

秋风渐起,燥气当令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入秋进补宜清,不宜滋腻

不食辛辣、不食肺

故“燥则润之”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农田秋忙,蔬果繁盛。民间传有:“晒秋”、“秋忙会”、“贴秋膘”、“啃秋”等习俗,多与秋收之喜、进补养生相关。

行至立秋,二十四节气已过半,孟秋时节开始。虽节气已至,夏日暑气仍难消,“秋老虎”潜伏,不可不防。

长夏后,气温稍降,被酷暑压抑著的食欲也随之回增。秋燥气干,宜进食润燥清神之食,故糖水最适不过,秋来食,即润之。

立秋食单

1

|赤豆汤|

《武林旧事》卷三记有“立秋日,都人戴揪叶、饮秋水、赤小豆”。唐宋起,便有以井水服食赤小豆的风俗,祈求日后身体安康。

传至今日,虽鲜少有人遵此民俗,但在立秋时进食赤小豆,颇为合适。却不以井水,只以些许冰糖、水,熬煮一碗赤豆汤。

食材|赤小豆、冰糖

步骤|

1/提前浸泡赤小豆

2/锅中加水,放入赤小豆旺火煮沸

3/文火焖至酥烂,放入冰糖煮沸即可

赤小豆味甘微酸,文火慢慢熬煮时会散出一股清甜的豆香。在立秋日进食,可解夏日之暑,清热益气,润秋日之燥。喝下一碗赤豆汤,也似古人般,朝西祈愿身体康健。

/赤小豆与红豆/

赤小豆呈细长形,较扁,颗粒较小;即使浸泡过之后再煮,也煮不烂,口感较硬。

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烹煮后,口感绵软。

2

|元肉百合汤|

立秋节气乃龙眼盛产之际,古时人常唤龙眼为“福圆”,常有祈愿家中子孙高举之意。而将新鲜龙眼晒干后得来的果肉,即为桂圆,用以入汤熬煮,甘凉清润,滋补润燥。

食材|桂圆、干百合、冰糖

步骤|

1/百合放入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

2/将浸泡好的百合洗净,放入锅中

3/加入桂圆,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慢煮

4/放入冰糖搅拌融化即可

“秋天润肺,冬不受罪”说的便是一味百合。桂圆果肉的鲜嫩与百合的甘甜,熬煮入汤,喝下这一口绵密,便把夏日的暑气、秋日的燥气一并除去。

/龙眼、龙眼干、桂圆/

龙眼即指鲜果,而晒干后带壳带核的龙眼称为龙眼干,若是去壳去核,只留果肉,则将其称为桂圆。故其三者实为一物。

3

西瓜银耳汤|

《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道“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食瓜便是指:食用西瓜。

虽是如此,但夏日已食过多瓜果,西瓜乃寒凉之物,不可贪食过多。若以银耳中和,润肺生津,秋食甚佳。

食材|西瓜丁、银耳、冰糖

步骤|

1/银耳入水浸泡2小时

将已泡发的银耳去蒂清洗,捞出

2/锅中倒入清水,下银耳中小火炖煮

3/加入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后,盛出

4/待至银耳完全冷却,加入西瓜丁拌均

放至冰箱冷藏后即可食用

秋食银耳,多养肺。熬煮后的银耳口感绵密,待放至冷却,再加以西瓜丁,一口吃下便觉清甜。但因瓜性寒凉,故勿与温热之物共食。

/咬秋何意/

在江南地区,每至立秋时,各家均食西瓜以“咬秋”,寓意酷暑难熬,忽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后,天气渐凉,西瓜已至末季,故亦有再食一口,便与之惜别之意。

虽已至秋,却也还躲不开夏日的燥热,而往往这时,便想念起家中母亲常熬的秋日糖水,豆子在水中翻滚出的清香、一口吃下银耳的绵密、百合的甘脆香甜.......每一种味觉记忆都是脑海中的一幅场景。

倏尔秋至,年岁过半,虽已离家数载,仍想似家中般,熬煮一碗糖水以迎接秋日的到来。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中古厨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10/163083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