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哇!无敌的冰箱收纳术 通通给我立正站好!

这礼拜大白出差四天三夜,趁无人打扰,要来做我最喜欢的事:收纳整理。(没有酒池肉林夜夜笙歌,真是良家妇女来着)

我热爱收纳,国小开始就很爱收书包,一收经常会耗上一整晚,反反覆覆将书本文具排列组合,乐此不疲。和一般人对收纳控的印象不同,我并不是一个随时随地都井然有序的人,有时甚至会故意放给它乱,乱了整理起来才过瘾。就像魔术方块,打散了才好玩。

五月底买的新冰箱,经过三个月的摧残,也差不多该来个大扫除。第一天的收纳战场,就锁定冰箱啦。

(忘了拍Before的照片,不过这次的Before和After差异不算太大,就省了吧。)

【冰箱冷藏室】

最上层是一些常备中药干货,红枣枸杞、白木耳、龙眼干、黑糖老姜块之类的,偶尔煮红枣枸杞银耳汤时才需要,所以放在矮子我最难拿的高处。

第二层是平日烹饪常用佐料,例如葱、姜、蒜、虾米、干辣椒、黑白芝麻、腌姜、玉米粒、榨菜、麻辣萝卜干、生拌饭料等。上面两层的保鲜盒,是我在百円商店买的inomata“IDEAL”系列密闭保鲜盒,中/大型的一个含税105円,小型的三个一组105円。

第三层是火腿、起司、奶油,和超市买的豆类即食包。我把百円商店买的三个小透明塑胶盒,当成火腿片/起司片、奶油、cream cheese的家,找到好归宿的他们不再东倒西歪,从易掀的活动式上盖(会开口笑的那种)取用内容物也很方便。第三层的活动掀盖式保鲜盒,是サナダ精工的Lock Pack(ロックパック)系列,一个含税105円。

第四层是渍物(玻璃浅渍钵里正在腌渍我最爱的小黄瓜),以及保存期限较短、最好尽快食用完毕的菜肴,例如照片中的豆腐、梅汁番茄、生的中华凉面条和麻酱包等。这格空间很大,平常会用来放剩菜(用保鲜盒分装或整盘摆进去皆可,一大锅汤或咖哩也没问题),但拍照时剩菜已经被我当成午餐解决了。这层左边的大型保鲜盒,是山田化学的Million Pack(ミリオンパック)系列,一个也是含税105円;隔壁的小长方形保鲜盒是大白婚前零星买的,品牌价格不详。

有网友问,这样么多收纳盒,要拿东西不会很难找吗?

一点也不会。冷藏室的食物我通常只放一层,最多两层,外层都有预留空隙,让冷空气对流,也能一眼看到内层食物摆放的位置。保鲜盒的盒盖盒身都是透明的,里面装什么东西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整个冰箱的食材摆放位置都有逻辑规则可循,常用(保存期限较短)的放外层/下层,少用(保存期限较长)的放内层/上层,只要自己整理过一遍,不可能有找不到的东西。

【冷藏室小抽屉】

冷藏室内的小抽屉原本是设计来装什么的无所谓,我只管任性地按照自己的需求规划空间。

我的小抽屉里,放了一些常会用来入菜,收在食物柜里却很容易被遗忘的宝贝:袋装的果干蜜饯类(核桃、腰果、无花果、葡萄干、话梅、湿芭乐干、网友送的芭乐夹心巧克力等)、海藻干货类(盐昆布、干燥海带芽、羊栖菜、干香菇、切干大根等),还有新东阳肉松。

袋装物在抽屉内的收纳诀窍,是将包装袋直立,不透明包装尽量露出品名,透明包装则露出内容物,要找的时候很方便,也不会忘了某些食材的存在。

【冰箱门边置物架】

严格说来这区只有清洁,没有收纳,因为东西本来就摆成这样。

最上面那层,左边那格是沙拉酱、牛井和生姜烧专用酱汁;右边前排是日式料理常用的酸口味酱汁(ポン酢、柚子ポン酢、柠檬汁、酢橘汁),后排是平日较少用的台式酱料(蒜蓉酱、甜辣酱、香菇素蚝油酱油膏)。

第二层,左边前排是常用来佐餐拌饭拌面的台式酱料(豆腐乳辣椒酱、鹅油香葱),后排是番茄酱、美乃滋、胡麻酱,右边是鸡蛋

第三层是咖哩块,其实不一定要冰,但放冰箱对我来说比较方便。

最下面一层前排是抹酱类(果酱、花生酱等),后排是豆浆、鲜奶、优格,以及一些其他层塞不下的瓶罐,比如说罐身特别高的沙拉酱、特别圆胖的韩国柚子茶等。

我知道酱料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容易放到过期、瓶罐太重容易压坏冰箱门等一百个缺点,但请大家忍耐一下莫说教,本人不烟不酒不嫖不赌,早睡早起规律运动,请纵容主妇少数的奢侈之一吧。

【蔬果室】

蔬果保鲜室上层抽屉里是水果(蓝莓、蜜李、奇异果、小番茄、葡萄等),下层是蔬菜(马铃薯洋葱茄子胡萝卜、玉米、甜椒、秋葵、芦笋、大葱、南瓜。盒子里的是中型番茄、小松菜、菠菜、莴苣叶)。我家的蔬果量消耗极大,这样看起来好像很多,其实差不多一个礼拜就解决了,不够还得补货。

让蔬菜通通站起来的功臣是inomata的冷蔵库用野菜ストッカー,这款是专门为蔬果室设计的直立收纳盒(你们说日本人是不是很疯),有可随意拆卸调整位置的透明层板,大小也适中,个人觉得非常好用。这是百円店的战利品,含税价一个105円。买不到这样便宜好物的台湾朋友也别灰心,网路上有收纳达人教我们将大型宝特瓶身变身直立收纳盒(请看文中第3点的图示)。

我家的新冰箱保鲜功能不错,我实验过,比较耐放的蔬果类,例如马铃薯、洋葱、胡萝卜等,即使不用塑胶袋或报纸包起来,只要在一两周内食用完毕,就不至于干缩。照片中裸露在外的甜椒、茄子和芦笋,都是我这两天要下锅的食材,索性不包了。

叶菜类简单处理过再放入保鲜盒。确定一两天内就要吃的菜,洗好切好沥干保存,不确定会不会马上用到的,就暂不清洗,整株(或对切)放入保鲜盒,可以多放几天。

某些超市用保鲜膜包起来的大型蔬果,例如四分之一颗南瓜或半颗高丽菜(超市里也有卖整颗的,但我家只有两个人会来不及吃),我有时会选择让他们继续包着保鲜膜冷藏,如照片中那块南瓜,勤劳一点时就去籽切小块后放入保鲜盒。

[page]

【冷冻室】

冰箱冷冻室的收纳,重点也是大家通通立正站好。

◎厨余

上层抽屉的银色保冷袋被我拿来冰厨余(厨余袋特写照有空再补)(谁想看那种脏东西),抽屉右边那一大块都是空的。

东京的厨余被归类为是可燃垃圾,一个礼拜只收两次,不冰起来会发臭,因此我很坚持厨余一定要放冷冻库。我都是用日本超市提供的超薄透明小塑胶袋(结帐时店员会帮忙把豆腐、肉品分别套起,用来防止食材出水污染其他商品)当成厨余袋,每餐产生的厨余都立刻放入塑胶袋,扎紧后放入冷冻库,周三和周六一大早再拿出去丢。

大白刚结婚时也不习惯,后来发现这招超好用。新鲜的果皮菜渣气味不重,只要把他们想像成食材的一部分,突破心理障碍后,就会发现这样干净又清爽。介意食物和厨余靠太近的人,可以买一个有盖的厨余桶(盒)放冷冻库,将盖子盖紧。真要说不卫生,让厨余在家酸臭生蛆招惹蚊蝇还比较恶心耶。

◎冷冻食品

下层左边白色网状收纳篮里的是冷冻食品(鸡肉炊饭材料包、竹策鱼茶渍饭即食包、冷冻香肠、冷冻蚕豆),右边是分装完的生鲜肉品(虾仁、去骨鸡腿肉、鸡绞肉、猪肉片、猪绞肉、猪牛混合绞肉等),中间是大白的冰淇淋,左下角是朋友送的桂冠汤圆,右下角是台湾物产馆网购的冷冻蛋饼皮和葱油饼。

白色网状收纳篮也是百円商店的好物,inomata的Windy系列。不想花钱买收纳盒,又想让冷冻食品包装袋排排站?很简单,可以用书挡平底的保冷袋代替。

◎生鲜肉品

我买的肉类通常包装不大,以一至两餐份为主,分装入袋的主要目的是节省空间,让冰箱清爽整齐。

偶尔因为超市特价购入的大包装,我会依照日本收纳达人(忘了在哪个电视节目或杂志中看到的)的建议:

1.一般肉品。以保鲜膜或小袋分装一餐份量,再视需求决定要不要一起装入大袋中。

2.绞肉。将绞肉装入夹链袋,用手轻轻整平,接着以菜刀刀背在夹链袋上按压出一字或十字分隔线,就能平均切成数份。担心绞肉感情太好黏在一起,可在放入冷冻库后一两小时、肉已定型但还没硬得像石头前,再把整包拿出来拗一拗,让分隔线定型,取用时就很方便了。

保鲜夹链袋不便宜,用过即丢也不太环保,我会洗净擦干后重复使用。洗干净的夹链袋偶尔会残留余味,最好尽量用来装相同食材,鸡腿肉的袋子下次还是装鸡腿肉、猪绞肉的袋子下次还是装猪绞肉,太旧不堪用的再丢弃。

许多妙主妇会贴上或夹上手写标签,注明内容物和购买/保存期限。我懒得写字,所以把生鲜肉类买回家分装后,直接将超市的标签剪下,用一小段双面胶带贴上(或用回纹针、长尾夹夹上)夹链袋

为了方便辨识,我的海鲜标签靠左,鸡肉左中,猪肉右中,牛肉靠右。超市标签赢在资讯详尽,上面通常有层防水膜,用完后只要撕下就好,不像自黏纸标签那么容易湿烂或留下残胶,好用的不得了啊。如果一盒肉分装成数小袋,那还是得自己动手写标签,或是将小袋们装进大袋中,标签贴在大袋外,坚决不想拿笔的懒妇我,都用后面这招。

【其他】

我的冰箱中段还有制冰室和急速冷冻区,里面分别只有冰块和冷冻的白饭,没有什么需要收纳的,就不拍照记录了。

【冰箱收纳FAQ】

Q1:冰箱看起来好像很大,是哪一牌的?

TOSHIBA GR-D43G,427公升,宽60公分,高181.8公分。请参见旧文〈厨房里的迎新送旧〉,文中有冰箱刚买第一天时冷清空荡的模样。当时急着写开箱文,只是把旧冰箱中剩下的一点食材摆进去拍照,没有任何收纳可言。

Q2:保鲜盒是哪一牌的?选购保鲜盒有什么诀窍吗?

家中原本就有几个可微波的Ziplock蓝盖透明保鲜盒,我一直嫌它们丑,想统一冰箱里保鲜盒的款式,顺便全部都换成玻璃的。物色了很久,考虑过乐扣、iwaki、MUJI等知名品牌,后来发现我需要的保鲜盒数量太多,全买玻璃的太伤荷包也太沉重,小气主妇最后还是买了百円商店的保鲜盒。

我选的是inomata的“IDEAL”系列密闭保鲜盒,中/大型的一个含税105円,小型的三个一组才105円,尺寸众多,虽然不能说完美,但造型比乐扣简单清爽、盒盖比iwaki容易密封、盖缘比MUJI的方便清洗,made in japan的品质也不让我太担心,重点是这么便宜,就算刮花弄臭了,淘汰时也不至于太心疼。

inomata没出的尺寸,我就用其他白色盒盖透明盒身的保鲜盒补齐,比如说サナダ精工的Lock Pack(ロックパック)系列、山田化学的Million Pack(ミリオンパック)系列,都是日本制造的便宜好货,一个含税105円。选白的好搭配,品牌不同也不容易看出来。据网友回报,我买的这几款收纳盒,台湾的大创(DAISO)和彩游馆(Saiyukan)好像也找得到。

塑胶保鲜盒的盒身耐热摄氏负20度到120度,可冷藏冷冻,但为了健康起见,我不打算把这组保鲜盒放进微波炉,或用来盛装油腻食物,以免溶出毒素。需要微波时就先用我原本的可微波保鲜盒挡一挡,继续物色适合和inomata塑胶保鲜盒搭配的玻璃保鲜盒,只要买几个专门用来装热食就够了。

要提醒的是,除非价格超级划算,或出门购物不便,我不建议一次买齐所有保鲜盒。最好是先买几个试用,再依照冰箱空间配置和日常使用习惯慢慢加购想要的尺寸,以免不符需求的保鲜盒堆在柜子里占空间。我家的保鲜盒,是跑了三四趟百円商店才买齐的,目前每一个都在冰箱中服役。

Q3:保鲜盒的收纳有什么诀窍吗?还是这些东西用完就马上补齐?

我家很小,橱柜内没有太多空间收纳保鲜盒,所以保鲜盒的数量都买得刚刚好,空的就洗净晾干后直接放回冰箱内原位,等下次采买时用新食材递补。这么做的优点是,只要看到冰箱里哪几个角落有空盒,就知道该买些什么菜了。

Q4:我家的冰箱没那么大,只能放弃收纳了吧?

冰箱小更需要收纳啊。冰箱大可以多备一点存粮和酱料,小就少买一点,基本的收纳原则“通通立正站好”和“让内容物一目了然”是不变的。

Q5:寿司家不是才两个人?这样不会吃不完坏掉吗?

肉类可以冷冻保存一段时间,干货都能放个一年半载,生鲜蔬果份量看起来很多,煮完只有一点点,我家消耗量也很大,很快就解决了。如果收纳方式不够一目了然,东西藏得太隐密,的确很有可能放到坏(之前发生过几次惨剧),所以才要经常清理整顿冰箱。

Q6:看到你满柜的酱料,难道都不会买到地雷酱料吗?我也很爱买酱,但总会挑到地雷,不知该如何处理,好大一罐不吃浪费但又不好吃,现在都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当然会,不合口味的酱料,我会在冰箱里冰一阵子后忍痛丢弃,与担心过期无关,而是难吃的东西没有资格占空间收纳的第一步是丢东西,如果舍不得丢地雷酱料,好吃的新酱料就没机会进冰箱啦。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宋云

来源:痞客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