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0糖”和“0蔗糖”有啥区别?无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看完对它你也会“深恶痛绝”…

爱喝饮料又怕长胖怎么办?一些饮料打着“0糖、0热量”的口号,以此获得戒糖消费者的青睐,但最后还是翻了车。近期,“元气森林”就对“0蔗糖”广告致歉,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

含糖饮料对健康可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和高胆固醇有关,频繁饮用含糖饮料也增加了过早死亡的风险。受此影响,各大饮料公司均推出“低糖和无糖”的新产品。少放糖乃至“0糖”就能消除含糖饮料带来的不利影响吗?所谓“0糖”和“0蔗糖”究竟有啥区别?

首先,元气森林所谓“误解”其实只是“文字游戏”翻车,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如果某食品标注“低糖”,则每100g/ml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5克;如果标注“无糖”则要求更高,每100g/ml中碳水化合物(糖)含量≤0.5克。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糖”一般指的是蔗糖,而在食品领域,“糖”是各种糖的统称,除了蔗糖,还包括果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等等。

看懂这些标注和概念后,我们再来看看元气森林标注“0蔗糖”的乳茶产品。该产品中的确没有添加蔗糖,因此“0蔗糖”的标注没有犯规。但产品中添加了一定量的结晶果糖提供口感,原料中的奶制品也含有一定的乳糖。因此,这种饮料的含糖量不是完全没有的“0”。普通大众难以区分“0蔗糖”和“0糖”的概念,所以这样的标注容易引起误会。市场上很多产品,其实也在利用大众对“蔗糖”和“糖”的概念不够清晰而作为一种营销手段。

除了乳茶,元气森林还有一款产品——苏打气泡水。它使用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作为蔗糖的替代品,产生甜味口感。可以说,这款气泡水是真正的“0糖”。那么,这样有甜味还没有热量的饮料真的健康吗?这种人工甜味剂岂不是完美的食品添加剂?

还真不一定。近年来,国际多项研究证实,人工甜味剂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糖类,甚至比多吃糖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2015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一份研究中,剑桥大学代谢学研究所的Fumiaki Imamura做了一份1012万人的调查汇总,其中共有3.8万人患糖尿病。对比显示,喝含糖饮料导致糖尿病风险增加18%,人工甜味剂饮料则增加25%。

2018年芝加哥内分泌学会的报告指出,人工甜味剂会改变人体对糖的反应方式,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它可以加快糖被细胞吸收的速度,增加脂肪积累。在人群实验中,肥胖志愿者食用大量人造甜味剂后,糖将更快地输送到细胞中,但健康人群没有明显差异。遗憾的是,肥胖人群正是人工甜味剂主要面对的消费者。

美国糖尿病学会2019年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公卫学院Drouin Chartier介绍,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在4年内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剂饮料消费的变化,以及4年后患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在285万人的随访过程中,共有1.2万人新发2型糖尿病。在4年时间内,含糖饮料每日摄入量超过0.5瓶使糖尿病风险增加14%,无论是添加糖的饮料还是100%果汁都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每日喝人工甜味剂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了19%,比含糖饮料更高。

2017年一项报告更是尖锐性地指出,喝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肾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Casey Rebholz博士介绍,在368名平均年龄54岁的人群研究发现,与每周喝低糖或无糖饮料1杯以下的人相比,喝5—7杯以及7杯以上的人患终末期肾病的风险为1.33倍和1.83倍。作者分析,人工甜味剂与肠道细菌的变化以及葡萄糖不耐受有关。大量摄入此类人工甜味剂饮料会导致代谢紊乱和糖尿病,从而增加肾病的风险。

因此,用人工甜味剂饮料代替传统的含糖饮料没有什么好处,或许比含糖饮料更糟。人们往往对人工色素或防腐剂等少量人工添加剂“深恶痛绝”,为何却对大量使用的人工甜味剂“网开一面”?多喝饮料又不得病比较难,还是多喝白水,忍忍对甜味的向往吧。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sohu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14/158084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