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味蕾变得越来越挑剔,厨房中的调味料变得越来越丰富。盐、酱油、味精、蚝油、糖等赋予了我们一日三餐的各种滋味。
在这些咸辣鲜香中,甜味是我们的身体天生就接受的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
糖果、冰激凌、蛋糕、饼干、巧克力……甜食让不少人欲罢不能,尤其是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口甜食,感觉整个世界都明媚了。
但大家在大快朵颐的同时,这些高糖的食物正在慢慢让你上瘾,悄悄伤害你的健康!
01
我们为什么会对糖那么偏爱?
现在人们对高糖饮食的热爱超乎想像——街头逛街的人群几乎人手一杯奶茶,看电影的标配也是可乐+爆米花,各种各样的小甜点也是年轻人的心头好……
甜味作为最基本的美味形式,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很多科学研究也显示,糖在人类舌头上产生的愉悦感觉,确实能令人体大脑内部深处的某些神经元产生多种令人兴奋的激素。
既然糖令我们如此幸福快乐,我们为什么还要戒糖呢?
由于很多慢性疾病、衰老、皮肤变差、口腔疾病(蛀牙)等等,与过度吃糖之间有可验证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过度吃糖容易使你变丑、变老、生病)。
2019年3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瓦桑蒂·马利克(Vasanti. Malik)团队在《循环》研究成果显示:钟爱含糖饮料的人可以一天喝2杯甚至更多,他们比一个月才喝一杯含糖饮料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高了2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高了31%,癌症死亡风险高了16%。
戒糖是完全不摄入糖分吗?
戒糖不是完全戒断的意思,而是要我们保持警惕,对待“糖”,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能肆无忌惮的吃。这样既能让我们享受到糖带给我们的快乐,又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02
控糖主要是控“添加糖”
既然糖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该如何减少过多的糖摄入呢?其实,糖并不是毒药,糖类是人体必须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应该均衡地摄入。真正需要限制摄入的是“添加糖”(游离糖)。
游离糖。指纯糖及制品,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葡萄糖)和双糖(蔗糖、果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03
代糖可以放心吃吗?
由于各种添加糖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健康风险,于是不少商家会选择用糖醇或人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不牺牲风味的同时,实现限糖。
代糖也是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于给食品增加甜味。它的品类非常多,既有人工合成的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也有天然存在的,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部分糖醇等。
和糖醇一样,人工甜味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降低热量和糖分的摄入,但是它绝不是放心之选——其能起打开食欲的作用,在心理上反而会对那些又甜、又实际存在热量的食物产生更强烈的依赖,这样一来可能会间接促成食物和能量摄入超标的结局。
04
如何减少过多糖的摄入?
一点糖不吃也不太现实,生活中甜味与健康该如何平衡呢?
1、限制含糖制品的摄入
日常中常见的含糖饮料有:奶茶、各种饮料、果汁,含糖高的零食包括饼干、蛋糕、甜品等,尽量控制不吃或者少吃。
2、学会看食品标签,才能远离糖
一点糖不吃也不太现实,不过大家在购买前,要学会看加工食品上的标签。标签上每种食物成分必须按含量多少排序。
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就是含有“隐形糖”的食物,一定要适量摄取。
有些声称“无糖”或者“低糖”并不是真的低糖,要注意看其含量,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低糖:是指5 g/100 g(固体)或100 mL(液体)中含糖量低于5%;
无糖或不含糖:是指0.5 g/100 g(固体)或100 mL(液体)含糖量低于0.5%。
在选购无糖食品时,要看清楚包装上的配料表或营养成分表,符合自己的需求再购买。
3、巧用天然甜味食物替代添加糖
在家炒菜做饭时少用糖,例如厨房常见的红糖、白砂糖、冰糖等都最好少用,可以尝试用天然的甜味食物替代它们。比如我们在熬粥的时候,可以放点儿红枣来增加甜味。
4、选水果时,尽量选成熟度稍低的
不但含糖少,而且具有保健价值的营养成分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