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多动手指会让大脑更灵活!保养大脑的8个好习惯,防失智小处做起

作者:

台湾65岁以上人口约18%有轻微认知障碍,失智症占8%。失智症该如何预防?如已确诊,又该如何延缓认知功能退化?中医师罗明宇提供日常可做的8件事,并分享健脑聪明茶,以及保健大脑的头部、脚背与耳部穴位,经常按一按,为自己与家人保养大脑。

常听大家说,要多做脑部运动预防老了会得阿兹海默症,但阿兹海默症其实只是失智症的一种。依台湾失智症协会调查结果,及内政部人口统计资料,台湾65岁以上老人约18%有轻微认知障碍,失智症约占8%,而确诊失智症老年人的平均生存期为7至12年。因此,失智症被列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危及老人寿命的第四大杀手。

导致失智症的原因有3种:

1.由脑部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导致的退化性因素。

2.脑中风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血管性因素。

3.脑部疾病、营养失调、新陈代谢异常、酗酒等导致的其他因素。

中医对失智症认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都曾提及失智症的核心症状“善忘”或“喜忘”等。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头者,精明之府”,可见心与大脑功能有很大关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脑为元神之府”,以及清代王清任:“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之说。综合上面论述,中医普遍认为失智症的原因,多由肾虚脾虚、心虚而导致衰老所引起。

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失智症,但透过治疗可以延缓病情恶化。根据统计,在台湾失智症患者寻求中西医合并治疗的比例高达4成,而卫福部推动中医社区(含预防医学)有成,由中医师教授民众“医学八段锦”、“调气和神法”等中医养生运动,配合西医的复健、药物治疗,能有效减缓失智症患者的认知退化、精神症状,延缓失能的情况。亦有研究显示,仅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比同时接受中西医治疗的患者,因为严重的失能而需住进安养中心的比率高约1成

失智症的常见证型

1.肝肾阴亏型

症状行动较迟缓,双眼无神,形体瘦弱,沉默寡言,记忆力减退,词不达意,衣着起居皆需要他人料理。指甲苍白,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象弱。

治则补益肝肾,填精益髓。

2.气滞血瘀型

症状面无表情,健忘,话少,容易迷路,反应迟钝,容易有恐惧感或妄想幻听。患者多有中风或心脏病史。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薄白,脉象涩。

治则理气活血,通窍健脑。

3.阴虚火旺型

症状情绪急躁不安,言语混乱,口齿不清,生活常不能自理,双眼无神,形体瘦弱,伴有失眠及盗汗,脸色泛红,躁动不安,睡眠惊醒。舌质偏红,脉象滑。

治则滋阴清热,宁心安神。

减缓认知功能障碍常喝健脑聪明茶

健脑聪明茶

材料石菖蒲、茯神、远志各15克,黄精、益智仁各10克(亦可各加10克的核桃仁、黑芝麻

做法将材料加水一千毫升,以中火煮开成药茶后,可于白天当茶水饮用。

使用须知

‧上述一包药可用同样水量再回煮一次。一日一包,一周约服用二至五包。当日未服用完的可放于冰箱冷藏。

‧前述介绍的3种证型都可选用。

功效健脑聪明茶是减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典型方剂。其中,远志可以减少β类淀粉蛋白(此蛋白质与阿兹海默症的形成有关)的生成,而黄精、石菖蒲和茯神具有抑制β类淀粉蛋白质毒性,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为益智抗老佳品

另研究显示,益智仁对神经生长因数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有效对抗神经元的早衰和老年失智的发生。核桃仁所含的脂肪非常适合大脑的需求,其中富含的磷,对脑神经有良好的营养作用,是构成脑磷脂的重要成分之一。黑芝麻自古便是滋补肝肾、填精健脑食品,它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磷铁钙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D、E,均为营养大脑、对抗大脑老化不可缺少的物质。

常按头部、脚背与耳朵醒脑开窍提升生活品质

‧按揉头顶部、后部和两侧

选取风池、太阳、百会、神庭穴,使用中指或食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逐渐增加,先按1分钟再揉2分钟,一天约2次(早餐后和入睡前),使人感到放松,如果出现情绪激动或疲劳等情况应停止按摩。

风池穴

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发际线直上约一寸(大拇指宽的距离)的位置,也就是两侧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间的凹陷处。可缓解头痛、眩晕、耳鸣及感冒等症状。

太阳穴

位于前额两侧眼睛旁边的凹陷处。头部重要的穴位,能够缓解疲劳、振奋精神、保持注意力集中。

百会穴

位于在两耳尖直上交会至头顶处。为人体经络上重要的穴道之一,具有安神定志、缓解头晕失眠、醒脑开窍等作用。

神庭穴

在发际线正中央直上零点五寸(约一小指指幅宽)。可缓解失眠、记忆力减退、头痛等。

‧掐脚背太冲穴

按压太冲穴可提高大脑的空间位置感知能力,延缓老年失智。做法是以拇指掐太冲穴,力道微重,以感觉轻微疼痛为佳,每次3分钟,之后换边,每日2次。

太冲穴

足部第一、二趾骨接合部前凹陷处。

‧耳穴按摩

研究指出,耳穴贴豆对老年失智症患者有积极影响,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取肾、肝、心、枕等相关耳穴,以探棒压定耳穴,力量均匀,酒精消毒后于有压痛感的反应点上贴王不留行籽胶布。并以食指与大拇指按压所贴穴位,每次2分钟,以患者感觉疼痛、麻木、酸胀为宜,每日3次(晨起、午餐前、入睡前)。3天换一次胶布,两耳轮流交替进行。

保养大脑的8个好习惯延缓失智进程

1.多吃好饮食

研究证实,摄取较少的红肉、内脏或高脂乳制品,摄取较多的橄榄油、坚果类、鱼类、姜黄、番茄、十字花科蔬菜,较不易患失智症。这些食物对心血管有益、能预防脑中风,且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Omega-3、抗氧化剂和叶酸,可以对脑部产生保护作用。

2.做手指运动

因为脑部控管手指运动的区域范围,相对于控管其他器官的区域大,因此,多锻炼手部会使大脑反应更加迅速、灵敏。建议可以唱歌、下棋、织毛衣、使用电脑等,有事没事就活动手指。

3.充足的阳光

充足的光线可以维持生理时钟的规律性,减少时间的错乱感。建议若情况允许,每天出门晒太阳,或打开窗户让光线照进室内。

4.规律运动

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愉悦,有助于维持思考能力和记忆功能,尽量每天安排足够的外出活动时间,如散步、慢跑、骑单车等,适度的消耗、保持健康活力,有助于夜晚顺利入睡。

5.减少让晚上睡不着的活动

饭后不午睡,若有午觉习惯也应控制在一个小时内,以免晚上睡不着,导致日夜颠倒。午后不食用咖啡、茶、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或食物。

6.理性饮酒

应该尽量避免饮酒,甚至是完全杜绝,因酒精可能使患者对于时间、空间更加混乱,衍生后续问题。

7.多动脑

读书看报能活跃大脑思维、丰富知识,延缓大脑的衰退。或是做其他能刺激大脑的事,避免大脑功能下降或者萎缩。

8.常与人聊天

有医学研究指出,老年人多说话能刺激大脑,对抗脑神经退化和衰老、增强记忆力有益处。因此,广交朋友、在交流中接触新事物,对失智症的延缓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本病发病缓慢,不易引起他人注意,所以对家中老年人应多关照,发现有早期症状就及时治疗。

罗医师看诊案例笔记

患者主诉

现年71岁的陈女士,被诊断出患有失智症已4年。根据家人叙述,陈女士平时容易恍神,和家人少对谈,记忆力几乎完全消失,不能正确计算数字,甚至阅读书写能力丧失,常在路上走失,回不了家,所以家人将她的姓名、电话都写在衣服上。

对陈女士望诊时发现,她的神情冷漠,说话很小声,构音吃力困难,眼神完全无焦点。家人也提到她平时食欲不佳,走路时脚步缓慢不稳,嗜睡,性格孤独。陈女士的舌质偏淡、舌体稍胖大、舌苔薄白,脉象缓。辨证为“肝肾不足,髓海亏虚”,宜补益肝肾、填精养神。

诊疗建议

我为陈女士开立的处方为左归丸、杞菊地黄丸。同时做头皮针针刺和艾草温灸,隔天交替使用,选穴如四神聪、百会、人中、内关、三阴交、风池、风府等穴。并帮患者进行穴位敷贴,分别于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共4穴,以达到升阳益气、调理脾胃、培元固本的功效。

另外,嘱咐家属回家后,常帮陈女士做按摩全头部和掐脚背太冲穴的穴位刺激,适当刺激头部和四肢神经血管循环。平时也可以煮健脑聪明茶当茶饮用。

陈女士经4、5个月的中医药调养,以及家属全力协助和陪伴陈女士进行认知功能锻炼,已渐渐看出成效,陈女士有时能简单对话、时而微笑、肢体动作稍微协调,家人搀扶起身已没那么费力,心智和肌力退化似乎没那么严重了。持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学解析

大脑的额叶、颞叶、枕叶和海马区正是老年失智患者大脑萎缩的地方,这些部位控制着人的感情和记忆。当针刺手或脚上的穴位时,额叶、颞叶和枕叶就会起反应,也就是说,针刺这些穴位能够启动这部位的脑细胞活性。

中医艾灸和穴位按压等手法,对预防和延缓失智也有一定作用,可常操作使用。温灸时,将艾条一端点燃,悬于百会穴(头顶正中)上端,距离约2、3公分,每次10分钟,每日一次。艾灸百会穴有醒脑开窍的功效,可增强记忆力,提高大脑灵敏度,预防保健、远离老年失智风险。

(本文摘自罗明宇著,《中医对症调理居家养生宝典:药膳食疗X外治秘方X穴道按摩,罗明宇博士的30年医案笔记&日常保健疗法》,苹果屋出版)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fiftyplu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16/172157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