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这几种病,夫妻俩一人出现,另一人要赶紧检查!5个健康转折点,错过一个后悔10年!

“夫唱妇随”、“夫妻相”是我们日常生活再熟悉不过的形容词,很多人喜欢用这些词来表达伉俪情深、感情深厚。

但是,并非所有带夫妻二字的词语都如此美好,比如——夫妻癌!

病例

夫妻50载,先后确诊食管癌

两个月前,河南安阳72岁的张大爷连续数天吃饭噎食,连粥都喝不下。女儿带着老两口到当地医院检查,张大爷被确诊为食管癌,更让人惊讶的是,连顺便体检的老伴儿马大妈也被诊断为食管癌。

之所以夫妻双双患癌的原因,与二人相同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密切联系。

因为龋齿严重,张大爷50多岁时牙就掉光了,只能每天喝粥或汤面条,很少吃青菜、水果;另外,张大爷口味特别重,别人喝粥放糖,他却要放盐,甚至没事儿会喝咸水。

再有就是吃烫食。考虑到老伴儿牙口不好,马大妈平时将做好的面条一直在火上热着,希望煮软烂一点易于消化,但张大爷性子急,吃饭时从热锅里盛出来就吃……

在一起生活50年的马大妈,也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夫妻癌”是什么?

夫妻俩几乎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癌症,医学上称之为“夫妻癌”,而夫妻癌,又属于“家族癌”的一种。

《美国2018癌症数据报告》曾提出了“家族癌”概念。即某些家族中,有一人患癌症,其他成员可能同样患癌症,既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出现,患癌部位可相同,也可不相同。

需注意的是,发病成员不限于夫妻关系,更涵盖父子、兄弟姐妹等。

癌症难道会传染

可以肯定的是,癌症不是传染病。

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比如同锅同勺一桌吃饭,饮用被污染的水;长期同样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同样食用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家中三餐都是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素类食物等;互相影响而长期吃辛辣、刺激性烫食;进食过快……

夫妻二人作为密切的共同体,有更多机会长时间暴露于同一致癌因素下,从而导致“夫妻癌”相对更易出现。

其中一人罹患癌症,另一方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经常处于忧愁焦虑之中,或者因为夫妻关系出现变化,情绪的影响也间接增加罹患疾病的可能。

这5种最容易发展成夫妻癌

有5种癌症,夫妻俩同时发现的几率很高,一人患病,另一方也要及时检查,同时赶紧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1.肺癌

肺癌跟吸烟、二手烟和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家里面一个人吸烟,那么其他家庭成员都会受到二手烟的影响,患上肺癌的几率就会有显著的上升。

除此以外,夫妻俩共同的生活环境,比如:家里做饭时产生的油烟、房屋装修形成的有害物质都会让夫妻两人同时受到伤害。

【检查方式】

低剂量螺旋CT可以明显提高肺癌发现率。

2.肠癌

夫妻双方共吃一桌菜,饮食习惯也会日趋接近。比如,摄入过多的腌制食物,其中所含有的亚硝酸胺还会让患癌几率大大上升;无肉不欢的高脂高油、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也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

【检查方式】

一般人群每年做一次粪便隐血试验(FIT);每1~3年做一次粪便 DNA检测;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3.肝癌

我国的肝癌患者众多,其中就有不少“夫妻肝癌”。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乙肝患者本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夫妻一方患病,病毒则可通过性行为、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增加另一方患癌的几率。

【检查方式】

患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建议同时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检测;如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

4.食管癌

食管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比如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太行山)地区,鄂豫皖交界(大别山)地区等,这些都是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

这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而夫妻俩同食同饮,饮食习惯相同,同锅同勺一桌吃饭,同饮用被污染的水;长期同样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同样食用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等,都增加了食管癌发病率。

【检查方式】

胃镜对于食管癌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诊断率可达80%。

5.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能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久治不愈极有可能诱发胃癌。它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口对口、喷嚏等途径传染。而夫妻俩的日常饮食都在一起,一人感染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染,而最终夫妻双方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检查方式】

幽门螺杆菌检查,判断有无感染,可作为每年常规筛查项目;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事实上,医生提出“夫妻癌”的说法,并不是说夫妻一方患癌,另一方就在劫难逃。但一方患癌,家庭成员检视自己不良习惯并改变最为重要。

一生有5个健康转折点,错过一个后悔10年

受访专家: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王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

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

受访专家: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王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

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

30岁“骨脆关”

骨本开始减少

如果把骨骼代谢比做银行存储的话,骨形成就好比存钱,骨吸收就好比花钱。20岁时基本上达到最高骨量的90%以上,大约到30岁达到骨量的最高点,30岁后骨量开始走下坡路。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重视,特别是女性,不爱晒太阳,盲目减肥,过多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到六七十岁有症状的时候,髋关节骨折,只能终身卧床,大小便都要别人照顾。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说,近年来,中国女性骨折发病率逐渐增多,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她们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

30岁孕妈开始补钙,食材加点海鱼

1.30岁的孕妈就要开始补钙。生一次孩子,骨量流失约10%。

2.每天饮用牛奶500毫升,多吃蛋黄、鱼、肉、豆类、菜花、紫菜等食物,加强促进钙的吸收。

3.补充维生素D。每周至少晒两次太阳,每次15分钟。

4.吃约2两三文鱼可补充360国际单位维生素D。

5.不吸烟少饮酒。吸烟会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因而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风险因素。酗酒也会阻碍或减缓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40岁后“心血管病关”

血管开始变堵

30~50岁是男性动脉硬化速度加快最明显的20年,尤其是40~45岁这5年的患病率几乎超过了前40年的总和。基本上,血管在4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出现斑块。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冠心病患者数量的排名中,山东青岛排在首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盐的摄入量南北有差异。

40岁以上要适当补充叶酸,吃点生菜

“在我的老家山东,炒鸡蛋都要放酱油,吃得太咸。”,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人普遍喜欢把菜炒熟吃。”

葛院士说,菜炒熟了吃会破坏叶酸,导致人体所需要的叶酸摄入不足,叶酸缺乏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大家平时注意多补充叶酸或多吃点生菜。”

编者注:不是让大家吃素菜不炒熟,而是有些菜可以在水里烫一下,直接吃哦!

50岁后“肿瘤关”

三个步骤让癌症不敢靠近你

50岁后是癌症向人体“发难”的集中年龄段。这时,人体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免疫功能逐渐降低:

肝癌平均发病年龄52.4岁

胃癌58.2岁

结肠癌58.2岁

食管癌是59.3岁……

每个人身体内都有癌细胞,但是平常没事,因为免疫细胞对其清除了,“吃掉”了,但是50岁后不论男女,身体都会出现一个更年期状态,这个时候体内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免疫细胞对其清除力下降,进而诱发其癌变的几率大大上升。

不吃油炸食物,果蔬防癌、筛查要做好

▲王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王夔说,防癌食物要吃对——

1.前列腺癌番茄做成汤

番茄因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对预防前列腺癌有一定好处。

2.胃癌:大蒜在炒完菜后放

大蒜、洋葱等因含有大蒜辣素对胃癌防治有一定效果,但发挥抗癌作用的前提是要生着吃大蒜,最好是捣烂嚼碎。

炒菜时,正确的方法应是做好菜,最后才放大蒜。

3.肝癌:花椰菜苗嚼着吃

花椰菜苗知道的人不多,它是由花椰菜种子培育出来的一种蔬菜,在肝癌、乳腺癌防治上都有不错的效果。花椰菜苗在北方不太常见,多见于我国江苏等地。

60岁后“眼病关”

防止突然失明

要说比心血管病、糖尿病更可怕的,就是眼病了。其严重后果可以让人晚年都活在没有意义和痛苦之中,特别是突然的失明,心态不好的人大部分都无法接受。

大部分的眼病,都是慢慢发展而来的,而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不要等症状出现再后悔哦。

60岁后,带好“天然保护镜”

自然界赋予了眼睛4种“天然保护镜”:

1.叶黄素及玉米黄素

食物有菠菜、洋葱、芦笋、玉米、橙子等。

2.天然“眼药水”:β胡萝卜素

最丰富的来源是绿叶蔬菜和黄、橘色水果等。

3.维生素B2。

动物内脏、鸡蛋及酵母中维生素B2含量很丰富。

4.花青素。

花青素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存在于深色食物中,如桑葚葡萄、蓝莓、山楂和茄子中等。

▲爱护眼睛

70岁“痴呆关”

注意记忆力问题

65岁以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70~75岁是轻度认知损害的迅速上升期,80岁就到顶峰了。

国内的流行病学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是6%,80岁以上就达到了30%。

防痴呆很简单

1.试试三大健脑法:

①多听音乐

②喜欢小动物的可以养个宠物,跟它多交流,多说话,也是锻炼大脑的好方法。

③体育健身: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每天坚持锻炼10分钟,就对维护记忆有帮助。

2.到了60岁每天加多活动手指的次数,用各种方法按摩十根手指,把手搓热。

这是“手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教授的研究所得,动手后脑循环会发生改变,手的动作会形成大脑新的兴奋点。

人体的退化无人可以阻挡,但是多了解一点健康问题,就能多一个准备不是吗!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三甲传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718/162081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