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知名薯片被查出致癌物?5大常见致癌物 一个比一个危险!

前段时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对比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多家知名品牌的薯片被检测出致癌物——丙烯酰胺。

这份报告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人不禁担心,平时休闲娱乐时就爱吃薯片,是不是更容易得癌症了?但超市里的薯片一点都没少,究竟还能不能吃?今天,可可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

薯片含有致癌物

究竟是怎么回事?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类,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即对动物致癌有充分的证据,很可能对人体致癌。它进入人体后可通过多种途径被吸收,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婴儿早期发育和男性生殖健康。

但薯片中的丙烯酰胺究竟是怎么来的?

1

薯片为什么会有致癌物丙烯酰胺?

薯片的主要原料是土豆,其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在120℃以上的高温油炸、焙烤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食物颜色变深并散发香味。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丙烯酰胺。

一般而言,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丙烯酰胺的含量就越高。

焙烤类薯片,由于烹饪温度相对较低,也就有更长的时间累积丙烯酰胺,所以焙烤类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通常会更多。前面提到的报告也显示,被检测的薯片中,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3441ug/kg)高于油炸型薯片(547ug/kg)。

2

薯片还能不能吃?这条红线别跨越

既然薯片含有丙烯酰胺,那究竟还能不能吃?

根据联合国世卫组织和欧盟的研究模型数据换算,对于体重75kg和体重55kg的成年人来说,丙烯酰胺的每日摄入量分别超过12750 ug和9350 ug时,就有一定概率发生癌症。

从理论上来讲,要达到这个剂量,需要每个成年人每天吃约3~4kg薯片(不考虑其他食物中的丙烯酰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薯片可以吃,但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一方面是由于丙烯酰胺的摄入量越少越好;另一方面,薯片往往存在高油、高盐、高热量、高反式脂肪等问题,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风险。

2

这些常见食物

也是丙烯酰胺的“重灾区”

其实不只是薯片,生活中很多常见食物都含有丙烯酰胺,很难完全避免摄入。

1

这些食物丙烯酰胺含量较高

焙烤、煎烤、膨化等食品多是丙烯酰胺的“重灾区”。比如:

◎麻花、油条、烧饼、油酥饼等烤制或油炸的面食;

◎咖啡、黑茶等经过烘烤工序的饮品;

◎饼干、面包等焙烤食品。

而且,越是颜色发黄、发褐、发焦的,丙烯酰胺含量越高。

另外,香烟是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东西之一,还含有多种比丙烯酰胺致癌性更强的物质,所以戒烟应尽早。

2

如何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

丙烯酰胺在日常饮食中十分普遍,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摄入?主要有以下4点:

①尽量少吃油炸、烧烤等食物,尤其烤焦、炸糊的食物不要食用;

②淀粉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土豆,可以先在水中浸泡10~20分钟,降低淀粉含量,从而减少烹饪时丙烯酰胺的产生。

③一些口感发甜的蔬菜,如:西葫芦、小白菜西兰花菠菜竹笋、茭白、油菜等,天冬氨酸含量丰富,在烹饪过程中也易产生丙烯酰胺。建议这些蔬菜先焯水以去除部分丙烯酰胺,缩短高温炒制时间。

④爱喝咖啡的人,尽量选择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含量远低于速溶咖啡。

3

除了丙烯酰胺

这些常见致癌物更值得警惕

丙烯酰胺固然不利于健康,但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更危险的物质——对人体具有明确致癌作用的1级致癌物,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1

苯并芘:高活性间接致癌物

苯并芘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它能经过口鼻,甚至皮肤进入机体,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继而可对基因造成损伤,增加癌症风险。

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容易诱发肺癌肝癌、肠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以及熏烤、油炸等高温烹调食品都是苯并芘的常见来源。当炒菜油温超过270℃时,就会产生苯并芘;烧烤,尤其是肥肉、鸡皮、羊排等油脂较高的食物,烤焦的部分苯并芘含量可高达普通食物的10~20倍。

【怎样减少苯并芘的摄入?】

◎多蒸煮少煎炸。尽可能蒸煮烹饪,炒菜时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下菜,尽量热锅冷油。

◎选择不粘锅。实验证明,相同烹饪条件下,不粘锅比不锈钢锅、铁锅用油更少,产生的苯并芘也相对更少。

◎用对食用油。好的食用油能从源头上帮助减少苯并芘,建议选择冷榨、高等级(特级、一级)、少添加的食用油。

2

亚硝胺:4大食品污染物之一

亚硝胺可能知道的人较少,但其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却广为人知,蔬菜、肉类等食物中都可能含有。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长期大量摄入亚硝酸盐高的食物,如咸菜、熏制食品等,亚硝酸盐就可能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亚硝胺,可诱发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

此外,啤酒、火锅汤、香烟中都可能含有亚硝胺,如果大量摄入,对人体的危害更是会成倍增加。

【怎样减少亚硝胺的危害?】

◎少吃腌熏食品。腌熏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可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吃自家做的咸菜,一定要避开亚硝酸盐的高峰时期(第3~8天),19天后较为安全。

◎适当多吃富含VC的食物。有研究证明,维生素C能抑制亚硝胺的合成。日常可适当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尤其冬枣、橘子猕猴桃、白菜等VC含量较高。

3

黄曲霉素:最强致癌物之一

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能改变DNA的组成成分,主要诱发肝癌。1mg黄曲霉素即可致癌,如果一次性摄入20mg甚至可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

更关键的是,黄曲霉素很难被消灭,普通的煮沸消毒法对它几乎不起作用,280℃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

【如何降低黄曲霉素的危害?】

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豆类、坚果等,在28~38℃的潮湿环境中,很容易滋生黄曲霉菌;开裂的筷子、刮痕多而深的木砧板等,容易隐藏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趁。所以,平时要注意:

◎防潮。花生、玉米、豆类等食物宜在低温干燥处储存,可用干海带+花椒防潮防蛀;筷子等木质餐具、厨具保持干燥,并定期更换;卫生间等潮湿的地方多通风等。

◎及时丢弃。如果发现食物霉变,一定要及时丢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极易造成牵连霉变。吃到霉变食物,应及时吐出来并漱口。

◎喝点西兰花苗汁。西兰花苗中富含葡萄糖萝卜硫苷,能加快体内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也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其中的叶绿素能抑制人体对黄曲霉素的吸收。

4

加工肉制品:“好吃”的致癌物

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但早在2015年,加工肉类就被确认为1级致癌物。

加工肉制品在盐腌风干、烟熏等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如熏肉加工不当会生成一类名叫多环芳烃的物质,其属于直接致癌物。

有研究发现,长期每天1两加工肉类,直结肠癌的风险提高18%。因此,加工肉类最好少吃。

5

槟榔:“备受欢迎”的致癌物

我国的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很多人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它能提神,会上瘾,是世界排名第4的成瘾性消费品,仅次于烟、酒、咖啡。数据显示,国内有超过6千万人在食用槟榔成品。

然而,槟榔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级致癌物。一方面,槟榔纤维粗糙,长期嚼槟榔会造成口腔粘膜和牙齿的损伤;另一方面,槟榔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能直接杀死细胞,同时导致炎症,造成口腔损伤。

两方面的作用,可导致口腔粘膜的持续损伤,久而久之,口腔黏膜在修复过程中就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口腔癌。

有数据显示,嚼槟榔者口腔粘膜病变的比例为66%,而不嚼槟榔者只有1.5%。更糟糕的是,嚼槟榔导致口腔癌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其它口腔癌患者。

因此,有吃槟榔习惯的人,建议及时戒断。

生活中的一级致癌物还有很多,像我们熟悉的幽门螺旋杆菌、烟草、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等都是,可谓无处不在。

平时除了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外,可适当多吃牛奶、豆类、鸡蛋鸡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提高DNA修复能力,辅助预防致癌物引发的基因突变,降低癌症风险。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360doc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03/153007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