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我95岁的外婆如何养生 长寿秘诀

我敬爱的外婆黄苏仁美女士,以95岁高龄,在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人间,她在生前的最后一天,仍可生活自理、行动自如,每日洒扫庭除、种种地瓜叶,逛逛左邻右舍,去关怀那些比她年轻二、三十岁却已行动不便的亲友。亲友们无不赞叹她「老康健」(台语)─老得很自在(一点都不麻烦晚辈)、老得能做主(身体、心理的主人);但或许在人间功德已经圆满,她以一个极少病痛的高龄无疾而终,做为她的子孙,虽说不舍,但也着实为拥有这样一位「康而寿」的长辈而感到骄傲!

我的病患和朋友在得知外婆过世,没有任何慰问,反而称赞她的福寿双全(单单曾孙就超过30人),频频追问外婆是如何养生的、我这个中医师外孙是如何帮她调养的?于是藉杂志一隅来和大家分享中医的养生目标:康而寿的人生。

外婆约在89~90岁前后,曾因在田里时间过久,中暑、头晕而不慎摔断了髋关节,在医学中心置换人工关节,期间,我依外婆的体质开立了修复处方,并配合每天冲服「龟鹿二仙胶」-这道既可强化骨质密度与韧带强度,又可促进骨伤复原的药膳(前题是当然要适合体质才有效果)。奇迹似的,外婆在1个月后可拄杖走路,2个月后步履稳定,食衣住行一切自理,回医院复诊时,主治医师讶异地问:「和您同期开刀的六、七十岁的患者大多还在坐轮椅,您九十岁的人怎么好得这么快?」

老人怕跌倒

是的,依据西医临床统计,老人在髋关节骨折后,能够恢复到正常活动的个案很少,九成的病患在髋关节置换一年后,尚无法自行爬楼梯;将近七成的人无法自己上厕所;有五成的人无法从椅子站起来,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老人髋关节骨折之后都需要有人照顾,而且愈痛就愈不想动,愈不想做复健。坐一下就去躺,除了大小便,能不起来就尽量躺着。但是老人家躺床一天,下肢的力气就会减少约2~5%,如此推测:如果,本来体质就是气血阴阳亏虚的虚弱状态,连躺一个月,就几乎下不了床了。

 

 

糟糕的是,老人长期卧床,又容易会有泌尿道感染、肺炎、褥疮等疾病发生,疾病再加消炎止痛药、抗生素等治疗,又会使身体更加虚弱。再者,虚弱又活动少,导致肠胃蠕动变慢,容易便秘、食欲不振,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同时随着身体的日益无法做主,心理的忧郁也悄悄形成。这些身心的总合,会让气更滞、血更瘀,使得人体的自我修护更难维持平衡,照护也更棘手,离康复也就更远,无形中,也注定了寿命的减短。

伤筋动骨一百天

从临床上观察,老年人因为急性问题(骨折、肺炎等)住院接受治疗,痊愈出院后,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原来的生活功能,一般来说,这段调养恢复期约需三个月,所以中医前辈有句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当然恢复期的长短和每个老年人在发病前的体质状态与疾病的严重度有关。

以我外婆为例,在骨折前,她已断断续续地吃了2年的龟鹿二仙胶,再加上在恢复期适当调养,所以功能恢复得很快。相反地,在这段期间如果没有适当调养,会使得身心状况更加恶化。据研究,老年人因急性问题住院治疗出院后,会出现:

●约20%的老人有情绪问题,例如:忧郁、焦虑、躁郁等。

 

 

 

●约25%的老人,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影响智能表现。

●约30%的老人自我照护困难。

●约40%的老人,会有营养不良、食欲减退的问题。

●不管什么疾病,出院后几乎每位老人可能增加跌倒风险,据统计,出院三个月后有四分之一的人会再住院,一年内有35%的病患会因此意外续发病变死亡。

平凡的农村生活,成就了平衡的身心

当我们整理出外婆生前的照片发现,她从50多岁到90多岁的穿着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朴实无华!外婆一辈子没有仇人,没有怨怼的人,印象中也从来没有看见她疾言厉色的训示过哪个晚辈,也从不说三道四、怨天怨地。家人聚会时,她总是静静地微笑在一旁听着子孙们聊天,也许是从少到老的农村刻苦生活,把她磨练成这般进退都合乎自己所认定的本分,顺天应地、够用就好!

明代养生大师息斋居士所著《摄生要语》倡行的简易养生之道:「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好;依此四少,神仙可了。」他认为,言少养气,事少养心,食少易化,睡少脉活,能确实做到这四少,就是一个高超的养生者。再者,老年人如果真能不被庸言所累,琐事所扰,腹无积食,血脉活畅,自然少病体康。

现代老人有三惑

然而,成天在工商业生活打滚的老人是不容易做到四少的,尤是战后婴儿潮已经接受了民主教育的洗礼,普遍自我概念清晰,相对的,自我欲念的膨胀也比以往任何一个世代都来得明显,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现代老人对自己身心变化的过程有三大迷惑:

 

 

 

第一惑是不服老的想法和行为,第二惑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失落感,第三惑是生活习惯的任意胡为!这三种行为或心态都是未认清人在慢慢自然老化中的身心转变,结果成了障碍自己康寿的绊脚石。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篇》描述人体自然老化的生理状态:「人40岁阴气自半(自我新陈代谢合成速率减半);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70岁,脾气虚、皮肤枯;80岁,肺气衰,魂魄离散,故言善误;90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实际上,如果到了七、八十岁仍然五脏气血平衡,就不妨做个「不老骑士」,去追逐美丽夕阳,千万别陷在那「可安却不乐」的老年失落感里。但如果已经察觉体内气血大不如前─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肌肤斑皱、耳鸣健忘……,退化愈来愈快,煞都煞不住,就应该选择合乎自己身心状况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才能形与寿齐而尽天年。

那为什么同样到了「老年」的年纪,像我外婆这类年过90仍可耳聪目明?却也有些人刚享有老年优待(满65岁)就真的老样全出,甚至无法生活自理?

这些差异可归因于先天肾精(基因)的差异,及后天生活习惯不同,换句话说:先天基因加上后天生活型态、环境危险因子,甚至治疗疾病的药物副作用,都会一点一滴侵害健康,最后把人体折损成大家所熟悉的老年状态,相反的如果能以符合中医的养生法则来使用我们的身体,即使到了平均寿命的80岁,仍可倡言「人生八十才开始!」

有病真治病,无病善养生

A女士,70岁,主诉症状:容易疲倦、心跳忽快(110下/分)忽慢(40下/分),血压忽高忽低,因头晕昏倒数次急诊,喘咳有痰不易咳出,全身酸痛、高血糖高血脂、全身无力、抽筋、神智时而不清、甲状腺肿大、时而便秘或腹泻……,症状比餐厅菜单还多,贴心的女儿整理出来的就医纪录像火车时刻表般密集,等她拿出目前服用的各科医师处方药,如果混在一起,像极了M&M巧克力,一天吃26颗药,想要病情不混乱恐怕也难!

除了建议家属回该医学中心找家医科或转到有老人医学科的医院,请专科医师考量药物的副作用与互相作用后,适当减量。而在当下,我看到她早在8年前就陆续有不明原因昏倒的就医纪录,而「头晕→心跳过缓→昏厥」的症状,在最近愈来愈常出现,每次一发生,就彷佛到鬼门关走一趟!

我望其舌色淡、胖、黯、紫,舌边有齿痕,脉叁伍不齐,交替带鈎无根;四诊合参后(包括她完整的就医纪录),我推测:她的昏厥应该是甲状腺与高血压治疗不当的后遗症;而用药不适,是因为她的甲状腺亢进与高血压都是在长期慢性心衰竭下,却用「硬撑」的意志力继续工作所造成代偿作用的假性疾病,所以即使各科医师,开立适合的剂量,对她来说却是会让她立刻「撑不住」─心跳过缓,血上不到脑部而昏厥,因而会几度入院做了脑部各种检查,却都正常。

以中医来看,她其实是心肾阳虚的危症,除了建议她再谘询西医减药之外,便服用强心温阳处方以救逆。即:四逆汤、炙甘草汤、肉桂杏仁、沙参、砂仁、川七。果然在减西药(一天6颗)并服用中药2周后,头晕症状大幅改善,血压也相对稳定,心跳回至70~80下/分,迄今半年未再昏厥。

药物不是万能,副作用万万不能

老人家由于身体机能日渐退化,在年轻人身上可能很轻微的副作用,对他们影响却很大,再加上老人常有2个以上的慢性病,如果只依各科医师就其专精的单一系统处方,却忽略老年人服药物后的生理反应及副作用对患者其他症状的影响,便有可能把前一项药的副作用当作一个新症状而加进新药物,结果,副作用加副作用,产生更新的副作用,造成老人家身上的毛病愈来愈多,也会让心情更忧郁,愈来愈消极!虽然生病不要讳疾忌医,然而盲目地把健保卡当信用卡刷,却只会在身体留下更多的卡债,最后演变成无药可医的锁卡状态,所以「早发现、早治疗,症状多、整合治疗」是老年医疗的一大准则。

养身在动,勤练气功

B女士,是我另一位远房长辈,几年前,以98岁的高龄,安详于睡梦中逝世。在她50多岁时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退化性关节炎之后,开始勤练外丹功,几年练下来,不仅停所有西药,更拥有比年轻时更好的活动力与灵敏度。

73岁在凌晨出外练功,被刹车不及的计程车撞飞,她的头把挡风玻璃撞出一个大窟窿,吓得司机脸色发青下车查看,只见她老人家从地上爬起来,指着司机大骂:「夭寿喔!少年开车吻得要小意!(台语)」司机叫来救护车及警察,大家到现场全傻眼,因为被撞飞的老人家正中气十足地训斥着司机,后来在医、警、司机的拜托下,老人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上救护车,一路上还嘟哝着:「我啊没安怎!踏得去医院?!(台语)」她出院,依然每日练功到往生前一天,每日的练功不仅是健康的保障,更是她与新进成员们分享健康经验的最佳时段。

勤练气功,使得全身气血流畅,如果动静功法都练,更可以使全身宗营卫偕行顺畅,而达到自我排毒、修复、滋润,进而使免疫功能健全的功效,所以对老年疾病、慢性病、癌症病人,我都会建议他们选择简易的功法练习,重点在简单而持之以恒,能做到如此,可以发挥最大中药疗效,进而缩短服药期限,减少剂量,达到早日疗愈的目的。

B女士还有一个养生小祕诀,也就是每年从冬至到元宵期间,每天晚上都会喝上5~10cc的养生酒「全真一气汤」

养心在静,知足少忧

相对于B女士的勤练气功,我外婆的绝招就是每日作息固定,每日简单农务,在心境上:虽坚毅却淡定,心知足而少忧。

如果从现代营养学来看,她每日自备简单伙食,肯定是极度营养不良。然而,每当有子孙孝敬药膳时,她却总是分大部份给左邻右舍那些健康不佳的宗亲,自己留下小部份慢慢吃,或许正因为心真是纯净了,全身的气脉也就通透了,才能无病长寿。

外婆一生不识大字一个,也说不出什么人生大道理,只是在平实的生活中,淡淡地信守她相信的做人的道理,什么道理?或许正如同她的名字一样─里「仁」为「美」。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康健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26/153843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