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三高必看!医学博士:每天30分钟预防冠心病 提早为堵塞的血管开路!(图)

冠心病,不只是器官出问题,而是全身病

有些病(如冠心病)看起来是身体局部出问题了,但实际上是全身问题的局部表现,治疗这些病时不应该只针对局部用力。

冠心病是最常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大多数人对冠心病的理解是:冠状动脉血管变窄,甚至堵塞,从而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但是有些冠心病病人的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脑血管、肠道供血的动脉血管,有些男性患者还容易因此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冠心病不仅仅是局部血管问题。

解决一个点不等于解决整体问题

19世纪的法国医生卡萨尼斯说过一句话:人与血管同寿。意思是,血管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品质和寿命,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血管被称为「生命的粮道」。如果把全身的血管从动脉到静脉连起来,总长度能达到17.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4.5圈。血管时刻承受着血流的冲击,血管内皮会受损;血液里的脂质会沉积,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斑块。因此,血管会越来越狭窄,血流会越来越不畅。

冠心病就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血管腔狭窄程度超过一定范围而造成的心脏病

有人说冠心病常见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长得太细。冠状动脉的主干,即它最粗的地方,才不到五公厘,而且越到末端越细。而心脏是给全身各个器官供血的动力来源,是所有器官里最累的。给这么重要的器官配了根这么细的血管,就好比给一辆豪华跑车装了根从小商品批发市场买来的油管。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对,有些冤枉冠状动脉了。冠状动脉虽然细,但是它不容易收缩,而且血管内皮的自我净化能力强。这些优势弥补了细的问题,所以细不是本质问题。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菸、饮酒)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因素都对冠状动脉造成了压力,它们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以前,治疗冠心病只有吃药这一种办法。后来,医生想到,既然冠心病是因为血管里有地方变窄了,那扩张这个最窄的地方,不就可以了?

1974年,一位德国医生真的把一个球囊透过外周的血管,放到了冠状动脉最狭窄的部位。打气后球囊张开,狭窄的部位也就变宽了。但是问题很快来了,血管是有弹性的,临时扩张并不能长期保持,随着扩张部位回缩和病变继续恶化,多数病人血管里好不容易拓宽的地方,慢慢又重新变窄了。该怎么办呢?

1987年,一位法国医生认为,把冠状动脉最狭窄的地方先拓宽,再用一个金属支架撑起来,就不会那么容易重新变窄了(见下图)。至此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俗称心脏支架手术)就相对完善了。这一个新技术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治愈冠心病的希望。美国心脏病和卒中(按:脑溢血的别称)统计报告显示,美国在2014年就进行了大约四十八万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心脏支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既然是血管狭窄引起的疾病,那么是不是得了冠心病以后,在狭窄部位用支架拓宽血管就可以解决全部问题了呢?

不是。对于患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来说,和单纯吃药比起来,吃药加上放置支架的治疗方式,并不能降低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机率和死亡率。

这是因为,引起冠心病的主要问题是年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如果这些因素持续存在,放置支架虽然解决了一个部位的血管狭窄问题,但是预防不了其他部位的血管继续变窄。全身动脉血管里流的血都是一样的,引起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是一样的,一旦一个部位出现问题,其他部位的血管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冠心病在很多时候不只是局部问题。

人体的血管就像城市的交通。为了让你更加理解冠心病,我们用交通进行比喻。以北京为例,1990年,北京交通最拥堵的地方在西直门。首先,西直门是西二环和北二环的交会点,是从城区通往北京西北部的必经之处,车流量很大。其次,老西直门桥是1970年代修建的,不能负载这么大的车流量,所以西直门就成了西北二环最拥堵的节点。

那么是不是打通这个点就好了?

1990年,交通部门用了四年时间设计规画,花了两亿多元重新建造西直门交流道。1999年新交流道完工,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两年后,西直门交流道再次成为交通最拥堵的节点。到了上下班高峰期,西直门交流道又成了「停车场」。

所以解决一个点的拥堵问题,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整体问题。上下班高峰期,整个交通都不通畅,一座桥的拥堵只是其中的一个爆发点而已。单纯拓宽一座桥、一个路口没用,因为流量大这个根本问题仍然存在,其他的路、其他的桥还是会继续拥堵。冠心病病人血管阻塞的问题同理。

所以患有冠心病的病人,也容易得其他由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如果血管的斑块出现在肾动脉,就会导致肾动脉狭窄;如果脑血管病变了,就容易出现脑血栓脑出血等病状;如果血管的狭窄、拥堵发生在给肠道供血的动脉里,就会引起肠道功能异常,若肠道动脉完全堵死了,还会出现肠坏死;如果供应男性生殖器官的血流减少了,那病人很容易发生勃起功能障碍。

冠心病的治疗

既然冠心病仅是全身血管疾病的一个矛盾爆发点,那最终的解决办法还得靠全身治疗。

冠心病的全身治疗归纳起来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用药,两者缺一不可。改变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疗手段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戒菸和运动。很多得过心绞痛的病人,在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或者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后不敢运动,担心运动会加重冠心病。但其实只要经过医生评估,病人在病情稳定、症状明显得到控制时,一定要逐步增加运动量。

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讲过一个透过运动改善冠心病病情的典型病例。18世纪,有一位医生带着冠心病患者到森林里锯木头,每天持续30分钟到一个小时,3、4个月后患者的心脏竟然不疼了。这就是运动的效果。

今天,已经被证实的可以降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死亡率的药物有四种,它们也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药物,包括: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阿斯匹灵;降血脂的药物,如他汀类;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的药物,如舒压宁控释锭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物,如ACEI(血管张力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和ARB(血管收缩素受体阻断剂)类药物。

如果可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药物治疗,多数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这就相当于全身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客观的说,这种治疗方法好比疏通交通拥堵的西直门桥时进行的拓宽改造,虽然解决不了全域问题、长期问题,但是可以解决最集中、最危急的问题。危急的时候,做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可以救命。

比如,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来说,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是救命的最优选择。因为支架可以扩张堵塞的血管,「杀出一条血路」,让心肌恢复血液供应。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没有规律的病人,服用药物已经无法控制病情,病情发展下去很容易发展成心肌梗塞。这个时候做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吃药也控制不住心绞痛症状的病人,介入手术对于改善症状非常有效。

但是,无论做不做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我们都要切记: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只是单点突破,它的基础必须是全身治疗,也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加用药。

治疗冠心病还有其他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那些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用心脏外科医生的话说,给心脏搭桥换上新血管,替代已经不能完成工作的血管,就是给病人争取一个20年的机会,再让他们继续改善生活方式,继续好好吃药。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108/154324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