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气虚不能只靠人参黄耆 中医专家告诉你如何补养

懒洋洋、易疲倦……,很多上班族流行吃补品,有些人吃到满脸冒痘、口干舌燥,甚至晚上失眠。到底该怎幺正确补气?

“医生,我手脚冰冷,应该是气太虚了。”“最近好容易累喔!是不是要吃人参、黄耆补气?”在中医诊间,经常会听到患者提出关于“补气”的疑问。

其实,“疲倦”并不等于“气虚”,更不是只靠吃人参、黄耆就能解决,吃错了反而伤身。究竟“气”该怎么补?

中医认为,气是万物生命活力的泉源,也是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果气的运行紊乱或不够活畅时,人就会失去健康。

明中医诊所院长杨世敏说,“气”在中医理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的种类也很多样,例如光是在《黄帝内经》的《灵枢》和《素问》篇里,“气”的出现次数多达2808次,对于不同的“气”的定义也有303个,例如正气、元气、宗气、卫气、营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一般来说,人体的元气包括先天的精气、摄取食物后产生的能量,以及肺吸入的清气,三者结合后,就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有了气,才能推动血液运行到全身及五脏六腑。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气虚?

怎样才叫做“气虚”?气虚指的是气的生成与来源不足,或者是消耗过度,导致气的量减少、亏损。

坜新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威达说明,气虚不单只是疲倦而已,它是许多相关脏腑经络能量不足的综合表现,可能会出现某些脏腑经络或全身机能衰退的现象,最常见的有少气懒言、声音微弱、疲倦乏力、舌淡、脉虚无力、活动劳累时诸症加剧等症状,但实际的各种症候仍需细辨。

“就像是漏气的轮胎,”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主治医师杨素卿形容,气虚的人会懒洋洋的、无精打采。

如果只是一时的劳累、只要休息一下就能恢复,这还不算气虚;但如果是长时间熬夜工作、体力透支,或是年纪大、久病引起的疲惫感,即使睡足8小时,醒来时却还是觉得累,当心,你很可能已经气虚了。

陈威达提醒,初期虚证的症状虽然轻,但如果长期不在意身心疲惫的警讯,休息不足可能演变为慢性疲劳症候群,若继续长期加班工作,甚至会大大提高过劳死的机率。

为什么会气虚?六福中医诊所院长张却说,最常见的原因是过度劳累、彻夜玩乐、没有让器官得到休息,久了就会气虚,有些气虚的人甚至明明很累却睡不着;另外,营养不够、年纪大或久病缠身的人也容易气虚。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气虚症状时不一定是气不足,也有可能是体内废物堆积过多所造成。

杨世敏说,很多年轻人熬夜打线上游戏,过了晚上11点肝经排毒的时间还不睡觉,这时候体内就会开始堆积废物,如果这时候还用“补气”的概念想调体质,将会适得其反、愈补愈伤身。

气虚不是只能用人参补

提到补气,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人参就是黄耆,但是中医师发现,不少人补气补到便秘、失眠、上火,甚至还有人补到“爆肝”,实在不可不慎。

维持每个脏腑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一味吃人参、黄耆未必有效。例如人参补心肺脾气,黄耆则是补脾胃气,没弄清楚自己的气虚种类就乱吃药,不但白花钱还会伤身。

例如,有时候气虚不只要补气,还要补血。中医认为血液是承载物,会带着“气”流经全身,如果血虚、承载物不足,气当然也就不通畅了。

杨世敏表示,承载物不足(血虚)的人以女性居多,患者普遍睡得少、吃得也少,平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虽然爆发力强,但持续力却不足,一下子就觉得累了。

这些人除了补气以外,同时也需要补血,例如“当归补血汤”就是应用广泛的药方,也可当作日常保养。

中医常用的八珍汤,就是结合了补气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与补血的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而成,可收“气血两补”之效。

此外,也不是所有的气虚都可以用人参、黄耆补。“没补对就没有用!”张却笑说,对一个很渴的人来说,不必吃人参或黄耆,只要一杯白开水就比什么都补。

杨素卿举例,像感冒喉咙痛、便秘、拉肚子、高血压、生理期、有囊肿等状况,基本上都不宜吃人参。

中医治疗四大原则为通、清、养、补,并不是只有补才有疗效,有些人生病是因为体内废物堆积太多,这时候就要通、要清。“黄金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屋子里满地垃圾,你放黄金进来也没有用,”杨世敏形容,这时候应该优先清除垃圾,也就是先移走身体里的障碍物。

他举例说,有些人身体不舒服,只要服些大黄或黄连等苦寒性质药物,泻掉体内废物之后,精神就变好、感觉自己又有元气了;牛樟芝、灵芝、巴西蘑菇等,同是有助排毒、清废物的药材,中医传统的刮痧、放血疗法,也是为了要让经络通畅。

癌症、三高、代谢症候群、自体免疫疾病患者要小心,补错了更伤身

三高、代谢症候群患者,以及吃得多、工作多却休息少的族群,体内最容易堆积废物。

杨世敏表示,这些人会有舌苔厚、小便颜色深或白浊,以及大便黏、臭、硬等情形,这时就不宜再补。

癌症初期患者也不该随便吃人参、黄耆等药物补气。“当有邪气在体内,吃补药只会让邪气更嚣张,”杨世敏提出警告,邪气如果堵在身体里出不去,就会让癌症更严重,像人参这类补气药,必须在癌症治疗后期再吃才有效。

无论中西医都提醒,年纪大、慢性病、自体免疫疾病及代谢症候群(包括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患者,并不适合自行买中药进补。

张却表示,年轻人补错了顶多便秘、睡不着,但老年人或慢性病患乱吃补则可能会危及生命。例如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元气不足、自行吃黄耆补气,她说,患者全身动脉已粥状硬化,乱吃补可能会让气冲得过强,导致“爆血管”,非常危险。

不少高尿酸患者在食用高热量、浓汤类的进补食材后,痛风就发作了,甚至有些红斑性狼疮患者在吃了来路不明的中草药后,导致病情恶化。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本身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魏正宗表示,许多慢性病患者都有吃中草药,但过敏、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的自体免疫已经很强了,若再吃能增强免疫的食物(例如灵芝等蕈菇类、苜宿芽等芽菜类等),反而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这些患者若想进补或调体质,应该找合格的中西医师谘询后再吃,而且要注意自己吃后的反应,定期回诊检查。

诉求补气的健康食品,其实并不适合所有人

当感觉气虚时,很多人未必会去看中医或吃中药,而是自己买健康食品来“补气”。由于健康食品在超市、药妆店及便利商店都有得买,做成胶囊或饮品形式服用方便,因此常被拿来当做“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保健选择。

市面上添加人参、灵芝等成分并诉求提升免疫力、保肝、补气的健康食品,广告中大多强调天天喝更有效,医师的看法是什么?

杨世敏表示,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虽说是健康食品,其实仍具药性,健康食品没有绝对的好坏,而要看自己适不适合,有时候吃了不但没效,还会产生副作用,不该光看广告就去买。

例如人参性温,灵芝性寒,效用分别是两端,不能乱吃。杨世敏表示,癌症初期不建议吃人参相关食品,乙肝、丙肝带原者也要小心,多吃人参不但不能护肝,反而恐爆肝;灵芝则偏寒,有些人吃了反而气虚,女性吃太多容易产生白带。

尤其体质敏感、生重病的人,对药的耐受性较低,最好不要乱吃健康食品。陈威达说,一般民众若不知道健康食品是否适合自己时,最好询问医师,若要自行使用,则不妨稀释后少量分多次服用,同时观察身体反映,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至于造成太大伤害,这才是自保之道。

同时,也不要因为有吃健康食品而忽视身体发出的警讯。“疲劳的原因有一百多种,怎么会期待一个药方就能治疗疲劳?”魏正宗指出,当觉得“气虚”的时候,应该要先检查是不是得了癌症、是不是代谢或免疫出了问题,并且改变生活习惯、开始运动,但很多人却跑去买健康食品吃,这是舍本逐末、把自己推向深渊的危险做法。

在健康食品的安全性方面,每年主持许多中药临床试验的魏正宗提醒民众,不少健康食品都强调通过国家认证并做过动物实验,但动物实验并不等于人体实验。

“人体的免疫系统很复杂,在老鼠身上100件有效,换到人身上,有效的可能不到5件,”他表示,疗效和副作用往往是一体两面,动物吃了没副作用,不代表人吃了也没事,况且动物只吃14天或28天,人却是天天吃,连续吃几个月、甚至几年,当然要更谨慎。

摄取综合维他命、胶原蛋白补气又补血

医生提醒,健康食品不是非吃不可,日常饮食均衡、营养充足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张却早餐一定会吃水果,让体内自然产生酵素,晚点如果肚子饿再吃些麦片。多年来,她靠着这套简单清淡的饮食法来维持健康,几乎不曾便秘,一整天都神清气爽,她经常建议易感冒、便秘、肠胃不好的气虚患者也这样吃。

由于中药制成的健康食品具有药性,或许不是所有体质的人都适合服用,但维生素却是可以适量补充的。

每当患者询问该吃什么营养品补气时,“天天补充一颗综合维他命”通常是魏正宗的回答。

比较重要的几种维生素分别是维生素A、C、E、D,维生素A有辅助抗氧化功能,维生素C、E则是抗氧化剂。维生素D也很重要,魏正宗表示,有50%的国人普遍维生素D不足,除了很少晒太阳以外,老年人的转化率也比较差,需要额外补充。

此外,气虚的人容易累,维他命B群有抗疲劳效果,也可适量摄取钙、镁、磷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杨世敏也赞成用综合维生素、B群、深海鱼油来保养补气,胶原蛋白则可轻度补血,对补气同样有帮助。从中医观点来看,补气、滋阴养血是要并行的。

在日常饮食与料理方面,擅长中医食疗、笑称自己“爱吃”的杨素卿提供几种简单、易做又好吃的补气茶饮与食谱,不用花大钱也能顾好身体。不过,感冒、发烧、腹泻等患者最好先不要食用。

补气茶饮+食谱

●补气美颜茶

黄耆10克、玫瑰3朵、茉莉6克,用350cc的热水冲泡,可回冲2~3次。

黄耆补气、玫瑰疏肝、茉莉则可芳香提神并化浊,且有养颜美容之效。

适合工作压力大、常熬夜、脾胃气虚、口苦、眼干、胸闷、易怒的人饮用。

●生脉饮

西洋参或东洋参10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3克。也可以适量添加黄耆。

可以改善心气虚、脾胃及肺气虚。适合夏天流汗多、容易中暑的人饮用。

●山药紫菜卷

山药马铃薯蒸熟后,用紫菜(或蛋皮、春卷皮)包起来食用,可佐少许番茄酱调味。马铃薯可以用地瓜南瓜代替。

山药性甘平、补肾益肺,且和马铃薯都具有健脾补气功效,适合脾虚、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栗子红枣参鸡汤

栗子10颗、红枣5颗、党参10克、当归1片、生姜3片、乌骨鸡鸡腿1只、米酒少许,加适量水放电锅炖煮。

栗子补肾、红枣补脾胃兼养血、党参补中益气并生津益血,当归则是取其香气,且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之效。

增加运动,改善气虚体质

气虚不能只靠吃药、吃补,最根本的解决及保养之道还是要规律作息及运动。

很多人的气虚都是疲倦、熬夜、睡眠不足所引起,因此张却总是劝患者晚上11点以前要上床睡觉、睡足8个小时,“如果作息不改,身体就不会健康,”她说。

运动基本目的是让全身的气血、淋巴都能通畅,因此想要改善气虚体质,运动也很重要。

讲到规律运动,许多患者常会说:“有啊!我每天都有拖地扫地!”或是“种花应该也算运动吧!”魏正宗表示,做家事其实都是“劳动”而非“运动”,劳动只会带来疲累,运动却可以活动肌肉、加强心肺功能,所以应该要适度减少劳动、增加运动才对。

好的运动必须具备温和、有氧、持续、规律、渐进这几个重要因素。

从中医观点来看,气功这类活动大块肌肉、有节奏而和缓的运动,即可“通中带养”,有助补气。

不少中医师都靠练气功或打太极拳养生,本身也练气功的杨世敏说,气功的动作缓慢、轻柔自然,身松了以后气跟着通;练习气功的时候心要空、不要想太多,专注在呼吸与动作上即可。

他认为练气功不需要学复杂的招式,反而是愈简单愈好,例如太极拳的站桩与起式、外丹功、香功、八段锦都是好选择,重点是要重复做并持之以恒。

陈威达则推荐平甩功,手臂前后甩动四次,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循环畅通,第五次时半蹲一次,可以让气进入肾,提升先天元气。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气功、瑜伽、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可以调养气息、改善免疫调节功能、稳定自律神经系统。

其中,“静功”有助调整呼吸与自律神经,让你慢下来、减少压力;“动功”则可增强体能与抵抗力。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康健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02/1627273.html

相关新闻